共读书籍收获:
第五章以“追求完美主义:怎样出色完成工作”为核心,通过稻盛和夫的亲身经历与哲学思考,阐述了“完美主义”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及其实现路径。前半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完美主义的必要性
稻盛和夫强调,工作的成果必须追求“完美”而非“最佳”。“最佳”是相对他人的比较结果,而“完美”是绝对的标准,要求从细节到整体均无瑕疵。他以制造业为例,指出即使99%的工序合格,1%的失误也可能导致整个产品失败,因此必须杜绝“差不多”心态,将“零缺陷”作为终极目标137。
2. “有意注意”的训练
稻盛提出“有意注意”的概念,即通过刻意训练,培养对细节的敏锐感知力。例如,在陶瓷烧制过程中,工人需全神贯注观察火候与材料变化,任何微小的偏差都需立即修正。他认为,这种专注力需在日常工作中反复练习,最终形成习惯,从而避免因疏忽导致的重大失误37。
3. 预见完成状态
在行动前,需在脑海中清晰描绘工作的“完成状态”。稻盛以自身研发新型陶瓷的经历为例,说明只有通过反复设想成品的理想形态,才能精准把控每个环节的细节。这种“预见力”不仅能减少试错成本,还能激发创造性的解决方案17。
4. 思维方式与责任意识
稻盛指出,完美主义的实现离不开“思维方式”的转变。他认为,员工需将工作视为个人价值的延伸,而非单纯的谋生手段。例如,他在京瓷公司推行“产品即人格”的理念,要求员工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产品,从而将责任感内化为行动动力29。
5. 拒绝“修正主义”
稻盛反对“先完成再修正”的工作态度。他认为,许多错误无法通过后期补救(如“用橡皮擦掉”),必须在初始阶段杜绝。这种理念尤其适用于高风险行业(如航空、医疗),强调“一次做对”的重要性。
感恩日记:
感恩思涵老师带领大家共读书籍干法,陪伴大家成长;
感恩邻居的信任,纷纷推荐做婚庆的公司来聊合作;
感恩思澜老师的支持,抽空审核文件。
冥想感受
今天冥想的时候,关注自己的呼吸,慢慢加深呼吸,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