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认为作家要靠70%的天赋,30%的努力。但现在我的想法有改变,作家50%是靠天赋,还要加入20%的职业训练。
我的老师说,职业化的训练不能给你天赋,但是如果你有天赋的话,它至少可以让你在使用你的天赋的时候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能使你的所有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美国有一些写作中心,会邀请很多年轻的作家在一起探讨,一起批评,非常严肃地对待他们自己的作品。
他们个个都是作家、小说家,也个个都是文学批评家。我看了以后非常羡慕,因为当时虽然中国有一些作家班,但是没有给过一个作家职业上的训练和规范化的教育。
我后来考上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在芝加哥一个私立艺术学校里的文学写作系,他们的训练方式是非常科学的:上课时,我们的同学都是坐成一个圈,12个同学,老师坐在中间,然后他就说,某某某,你出一个词儿。被点名的同学先出一个名词,然后老师叫第二个人接一个动词,接了一个动词以后他就说,用你想到的最最独特的一个词来让这个名词动起来。
这种训练就是告诉你,怎样使文章变得非常有活力。比如老师跟你说这里有个烟灰缸,然后让所有同学就用这么一个东西,这么一个非常微小的东西,当场构思出一个故事,并且调动你所有的感官,把这个故事往下进行。
这种写小说的训练,在美国是独一家。我现在写作的画面感很强,跟这种训练是有很大关系的。”
“写一个东西要有质感,还有触感,最好六种感觉都有,六种感官都有。这种职业训练对我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有第一人称写作、第二人称写作、书信式写作、嘲讽小说、各种各样小说的体裁的训练。
如果你想转换一个视角,应该用什么转换,比如对话转换是最容易的,从一个女主人公转变到男主人公,或者从她的心理世界转换到他的心理世界,其实是非常有技巧的。这个技巧学会了,那么你有天才也有技巧,所以写起来就省力一些。我从这个学校出来以后,就将这种技能大量运用在后来的写作里,写出了很多作品。
我有一种使命感,我觉得我非常爱写,感觉好像我这辈子不写就会死,就激情到这种程度。我就是一个职业作家,是一个靠写字为生的人。我喜欢这种职业的独立性,喜欢它的自由,那种没有极限的自由。
在创作期,我凌晨四点起床写作,保持每天写三千字的习惯。
“使命感”这个词,我要多说几句。它是我在越来越多职业女性与全职妈妈身上看到的一种能够使人年轻并且容光焕发的东西;它解决了我们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当你对一件事情充满使命感,你就既不是谁的太太,也不是谁的妈妈,更不是谁的女儿,你成了一个独立的人,成为了你自己。
我经常听到女孩说,在没找到爱情之前,好好赚钱。其实爱情与赚钱从来不是对立的。好好工作,好好赚钱,是女人终生的使命。
我是一个职业作家,香港人管作家叫写稿佬,一个写稿佬的生涯就是这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