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不起眼的碎片时间,让你一天活出48小时

作者 | 卫斯理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每天晚上回顾自己当天的行为,似乎也记不起来做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认为是碎片化的时间太多了。



 1

什么是碎片时间?

什么是碎片时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


早上醒来到你起床,在床上赖床的那10分钟时间;

中午去吃饭排队结账的10分钟时间;

下班回家等公交、等地铁的30分钟时间;


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掉的时间。


有人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


假设我们每天早上赖床的时间为10分钟,上厕所的时间为5分钟,排队买饭、等车的时间共计30分钟,再加上其他的零碎时间约为40分钟,加起来一天就有1小时25分钟,一年就是517个小时,相当于整整21天的时间。


21天时间都足够养成一个好习惯了。


碎片化时间就是看似很不起眼,但是累积起来却非常惊人。




 2

被浪费的碎片时间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下:


你在等公交等地铁的那段时间都在干什么呢?


是刷朋友圈、是聊微信、还是在看抖音呢?


我想应该很少有人会说是在看书/听书、或者在学习吧。


为什么呢?


因为碎片化时间是零碎的、不连续,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就把这段时间当成了个人放松的时间。我们认为这段时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才如此肆意地浪费。


诺贝尔奖得主雷曼说过: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剩余的那一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利用起来,也可以成就大事。


达尔文也更是亲身论证了那句话:我从不认为半小时的时间是微不足道的。


武汉中学的学生刘一逸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在2021年全国中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高中组)中获得了男子组第六名的成绩。


我们都知道高中的学习生活是非常繁忙的,刘一逸非常好地平衡了学习和象棋,在校期间充分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课间十分钟坐在座位上写作业,这样一来放学后就有更多的时间训练象棋技巧。


正是因为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帮助刘一逸可以将象棋的时间化零为整,也让他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碎片时间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重视碎片时间,尤其是在通勤、排队、等候的时间上,把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就能积少成多。




 3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我们知道碎片时间很多,那我们如何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呢?


1) 充分利用衔接时间


我们在做完一件事之后,到下一件事开始之前,会有一定的空闲时间,这是我们非常常见且很容易浪费的时间。


比如一项工作做完之后,下一项工作开始前,我们休息的那段时间;

洗完澡之后到上床休息的那段时间;


这些时间我们通常是玩手机来打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做一些事情。


比如:可以看一篇文章、思考下接下来的日程安排、听一些音乐等等。


2)充分利用多任务并行


多任务并行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情。


比如在煮饭的过程中来准备炒菜;

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其他事情。


多任务并行不是说要一心二用,而是一件事可以自己在运行,我们就可以不用管了,然后把这段时间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多任务并行需要我们合理安排多个并行任务,来达到时间利用的最优化。


3)合理安排时间,减少碎片时间


虽然看起来,我们一天中有很多碎片时间,但其实优秀时间是可以避免或者缩短的。


就拿中午去食堂吃饭这件事来说:


如果你是中午12点跟大家一起去食堂,你有以下的碎片时间:

— 排队等电梯的时间(中午高峰期,电梯需要等好久);

— 食堂打饭排队(12点食堂人最多);

— 吃完饭回公司排队等电梯上楼。


如果你12点去吃饭,可能12点10分才能等到电梯下楼,12点50才能吃过饭,但如果你12点半去吃饭,可能你也是12点50吃完。


所以,如果排队的时间太久,那我们完全可以避开人流高峰期,找到人少的时候再去排队,这样可以大幅缩短排队时间。


如果我们能够把碎片时间控制在最短,那我们就将多出很多整块的时间,在整块时间内,我们就可以去做那些注意力要求高、完成负荷大的工作。



 4

写在最后

曾经有个教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有大石头、小石头、细沙,如果桶里先装小石头和细沙,那大石头将装不进去。

 

如果先放大石头,然后放小石头,最后放入细沙,这时候能装满桶。


当我们常常感觉被忙碌的生活所困扰,感觉所有的时间都被填满了,其实并没有,如果我们把碎片时间都充分挖掘和利用,那我们的效率将远超常人,我们的生活也一定可以更精彩。


作者:卫斯理,一个向往诗和远方的80后,10多年职场经验,专注于研究职场效率提升,希望带你一起提升效率。公号:卫斯理说

看完记得关注@卫斯理说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