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 我的体重猛涨,涨到了120斤。而我的身高的标准体重是96斤 。很想回到标准体重,很想回到两位数的体重。其实对于一个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减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明显的效果。 有一天,我又在抱怨减肥没有成效的时候,在一旁的妈妈说:你再减也不可能减到像你姐姐那样瘦的(当时我姐才90多斤)。当时嘴上不信,心里还是接受了這个结论的。被妈妈这样一说,我心里真的就有一个疙瘩了,我可能真的是回不到九十多斤了。后来似乎慢慢的接受了自己只能胖的事实了,再没有热情、没有动力减了。就这样总一直胖了十多年。参加工作,有一年每天傍晚坚持散步,竟然瘦了十多斤。现在回头想想,当年妈妈的那一句话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给我的目标设了一个限。因为这个限常常会 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往舒适区带。
现在当了老师以后,因为自己有這个体会,我从来都不会给学生的目标下绝对的结论。而且我发现。这种不经意间给孩子设限的家长还是很多的。家长往往会凭自己 的经验来评判自己的孩子,其实自己的经验往往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几年前,一个学生在周记里这样问我:我隔壁的姐姐考上了重点高中,我和我妈妈说我也想 像她 一样考上重点高中。可我妈妈说我不太可能,只要考上普通高中她就很满足了。老师,你说我能考上吗?后来我找她谈了一次话。我说,你能不能考上别人说了都不算,只有你的行动说了算。你有行动,肯付出,怎么可能考不上呢?你现在才初一......。 当然结局是皆大欢喜的。
作为老师,每天和几十个孩子接触,我发现长辈的话往往会给孩子一个 心理暗示。所以正面的鼓励还是很重要的。孩子有目标,但对实现目标又不够自信,這个时候需要外力推她一把。让她更加的坚信我可以做到。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下结论的批评你是个坏孩子。
“不要低估孩子,更不要给孩子设限。给孩子设限就相当于个孩子折断了孩子理想的翅膀,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