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茶话会”里“严战友”关于笔记十段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重温记录的意义,更加坚定了我记录的价值。
战友分享记录十段分别是:
一段:正反计时器
二段:四位天数记录法
三段:以天为单位的倒计时
四段:记录事件段
五段:语音输入
六段:语音转写
七段:语音转写高级应用
八段:便捷式语音转写
九段:notion类块编辑器 APP,用于记录归类。
十段:notion类块编辑器+微信助手,归类微信内容。
那么,爱记录的你,你在哪个段位呢?
本质上,笔记是
查、思、记、用的辅助工具
查,指检索,搜索、查阅;
思,指思考、反思、反省;
记,指记忆、理解、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用,指应用、输出,比如实践、写作、口语、演讲等。
辅助工具,指的是笔记不能代替大脑的回忆、思考、记忆,也不是查思记用的唯一工具,它起到的是帮助、留痕、提效的辅助作用。
事实上,因为不同的目的,你需要采用不同的笔记策略,也形成了记笔记的不同阶段。
一段:什么都记
查理芒格说:“手里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同样,很多拿着笔记本的人,听到什么都想记笔记。很多人最大的误区就是凡事都记笔记。
在笔记控的观念里,什么都要记,但偏偏忘记了记在脑子里。
在手帐控观念里,每一页笔记都要漂亮美丽,但偏偏忘记了回顾总结。
这是记笔记最大的脑坑,我所谓脑坑,就是思维误区。
这种笔记会消耗时间,让自己产生获得很多知识的幻觉。
二段:笔记就是备忘录
很多人步入职场后,突然发现学校里学的知识不够用、不对路、不新鲜,发现每个领域都有无穷无尽的知识,还有很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比如经验、技巧等。
有限的精力面对无限的知识,大脑不可能记住所有,就写到备忘录里,笔记变成了外脑,成为辅助记忆的工具。记工作笔记解决了知识太多、容易忘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备忘录就够用了。比如:笔记上记录领导的重要指示就行了。
总结工作的话,每天写工作日志就够了。
三段: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但备忘录只是开始,记笔记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日本麦肯锡顾问大岛祥誉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写道:“记笔记的全部且唯一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他推荐的麦肯锡笔记术分成四个步骤:
1.搜集信息并找到真问题的笔记。
2.针对问题建立假设的笔记。
3.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笔记。
4.对提案进行总结的笔记。
可以简化为:搜集、假设、验证、总结。
这些步骤都需要深入思考,用自己的知识框架对问题进行加工。如果没有被思考加工,笔记内容就会变成冰箱角落里被遗忘的牛奶,很快就会过期,变得没有价值。世界知名咨询公司日本麦肯锡公司CEO说:笔记就像思考的画布。可以帮助整理混乱的思路,描绘庞大的草图,帮助深入思考。
当你要解决问题时,笔记是思考的最佳辅助工具。
四段:知识体系才是职场核武器
如果记笔记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当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职场竞争的核武器。
在职场中,带来竞争差异的知识往往都是隐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是书本上没有的。这些隐性知识一般都是在职场人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的。优秀职场人的核心能力就是选择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能够发现并学习对方的隐性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
职场人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智慧阅人器”,把优秀同事的智慧语言、行动、决策思维等转换成笔记文字,和自己的想法比较,反复阅读思考,把优秀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和搜索引擎不同的是,笔记里是你的隐性知识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识别并转换同事智慧为自己所用,就是是职场的阅人无数,这个能力也是职场人的底层竞争力。
五段:用笔记帮助别人
马云说:如果你想为自己工作,那么多考虑他人。因为只有他人成功了,他人快乐了,你就会成功,你就会快乐。
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除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为别人搭梯子。简单说就是利他。
把在摸爬滚打的业务实践中总结出来经验,适当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方法论,甚至形成了知识体系后,通过文章、演讲、会议输出给更多的人,让他们学到有用的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成功。笔记就是这个过程中的最佳辅助工具。
教学相长,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再次思考笔记中积累的知识,重新提炼、反复修正,你的知识体系在与听众的交互中,变得更加全面和立体。
日本畅销书作家小西利行在《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指出:“笔记为我们创造思考的契机。他主张,通过整合笔记,让工作有序化,通过创意笔记,催生大量灵感,通过传达笔记,传播重要信息”。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很喜欢写日记。那时候,学生的日记并不是当作个人秘密,而是可以传阅的,甚至可以用来相互交流和切磋,毛泽东经常把自己的日记带给同学看,他也常常把日记带到恩师杨昌济的家里。恩师的女儿杨开慧正是因为看了毛泽东的日记和文章,才渐渐爱上了毛泽东
从备忘录、解决问题、形成知识体系到帮助别人,笔记伴随我们成长,作用不可估量。看起来简单的笔记习惯,做起来却不简单,方法正确,如虎添翼,方法不对,反而有害,不要成为笔记控,被幻觉控制;而要成为笔记侠,帮助别人的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