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幸,能够亲临现场听到吉春亚老师所示范的一节群文阅读课《探寻汉字之美》和《群文阅读探源及案例分享》的精彩讲座,这让我对群文阅读有了进一步了解。
之前的语文教学都是单篇教学,直到后来追求语文教学效率之风徐徐吹来,把语文教学从单篇教学引向了多篇教学。而我是在两年前初次接触语文主题学习,并且自己试着用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型教授语文课,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这条道路上一直跌跌撞撞,尤其是群文阅读这一课型,更让我焦头烂额,不知从何下手。每每上到群文阅读,孩子们或读词,或读句,或泛泛而谈,课堂枯燥乏味。
吉春亚老师在讲座中说到,群文阅读的主要价值:1.增加阅读的数量,读得更多;2.提高阅读的速度,读得更快;3.丰富阅读的方式,读得更深。这让我在她的示范课中深有体会,孩子们在课堂中快速浏览了《汉字之美》(中国 郭萍)、《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汉字美》(托马斯·托尔赫姆)、《汉字其实不难学》(王乾荣)三篇文章,并且从文章中梳理出中国作者认为汉字具有神性之美、诗意之美、形态之美、音韵之美,相比之下外国人眼中的汉字则显得“酷酷的”、“可爱的”。看似深奥难懂的汉字之美,在吉老师的课堂中却将它们简化为一句话,一首词,一首歌,一段话,孩子们形象地感受到了这些美。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内读得更深?吉老师引导孩子们去感受“福”、“赢”两字所体现的情感美与哲理美,紧接着让孩子们畅写心中“最美汉字”,最后,吉老师还从自己的父辈名字、兄弟姐妹名字入手,激发孩子们探寻汉字的兴趣。
吉老师拥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和我们分享了多篇群文阅读的教学案例:
这些知识让我对群文阅读又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指引着我朝着新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