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热爱学习,暑假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上补习班。听爸妈的话,把大人的话当做自己一切行动的指南。老师喜欢用我来教育其他同学,邻居经常拿我来批评自家孩子。我就像是一个标本一样被立在那里,是所有同龄人学习的榜样。
这个标本一路走来,从不出错,毫无瑕疵,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但没人知道,在做“别人家孩子”的那几年,我过得并不开心。为了得到大人们的赞美,我必须努力地按照他们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他们的期待去生活,把一切和他们期待无关的东西,都活生生地掐掉。
懂事,对于孩子来说有时意味着牺牲。为了“懂事”你可能要牺牲你和同伴玩乐的时间,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违心地拒绝和服从,只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在《奇葩说》某期节目里,肖骁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但后来等我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后,我才真正的开心起来。
【2】
从我开始找到自我,并且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后。我越来越讨厌“模范”“标本”这样的词语。所谓标本,就是对个性的抹杀,它否认一切特立独行,强调群体的相同。它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统一为模糊的,毫无朝气的群体。
你是孩子,所以你必须任何时候都听大人的。你是老人,你就应该呆在家里好好养生,不应该还有梦想这种幼稚的东西;你是女人,所以你必须柔柔弱弱,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妇道人家......
在中国,有13亿人,但似乎只有一种生活方式。考上大学,毕业找个体制内的工作,工作3年结婚生孩子。然后一边还房贷一边养孩子,等孩子养大了,房贷还清了,那差不多可以准备带孙子,然后每晚到楼下跳跳广场舞........
这样的生活是大多数所谓的“标本生活”。它要求我们所有人都按照这样的方式生活,不能有丝毫的逾越。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好是坏,我不做评价。但为什么要所有人都选择同样的生活方式?适合大多数的生活往往是最安全,最低成本的。但它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都说25岁左右是最好的结婚年纪。但谁能保证刚工作就能遇到那个可以相伴一生的人。为了爱情等到30岁又有什么不可?
都说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对于那些服从规矩,安于稳定的人来说的确是很好的选择。但对于那些天生叛逆,喜欢刺激的人来说,他们为什么不能选择一份更具有挑战和变动的职业?
【3】
中国现代舞的拓荒者,金星。28岁前成就夺目。按照世俗的标准来看,他应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这样的金星才能像一个标本一样,成为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但他偏不,搭了半条性命也要变性,只为活个真实。
华语影坛耀眼的影后,张曼玉。长得漂亮,电影上的成就更是让人难以望其项背。按理说这样的女人,就应该接个婚,生个娃,爱情事业双丰收,成为人生大赢家才对。
但她偏不,结了婚又离了婚,年仅50至今单身,膝下无子。她选择没有选择大多数人的生活,没有按照世人的期待去生活。但她依旧光彩夺目,风情万种。
一向以洒脱著称的王菲。在乐坛上的造诣没人否定,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她的婚姻。似乎婚姻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污点。在世人的眼中,她就该开完演唱会后,回家陪老公带孩子。一大把年纪了还谈恋爱,简直不伦不类,有伤风化。
但她偏不,人生苦短,她就要活个痛苦。任世人唾弃她,诋毁她。她也不争不辩,只为活出自己,活得痛快!
【4】
我们都想做蝴蝶,活得美丽自在。没人愿意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标本,被永远地标在哪里,供人欣赏,只为迎来观赏者的一句“你看这个蝴蝶好漂亮”。可是标本再美丽,都是死的,它再也不是那只自在的蝴蝶了,它永远也不可能飞得起来了。
世界大,生命长,人很多。我们为何要活成一个标本,而不能洒脱奔放、恣意妄为地为自己活一次。即使头破血流,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隔壁王二狗挣了多少钱和我无关,楼下张翠花又嫁了个男人也和我无关。每个人的生活要求不同,人生的选择不同,谁也没有必要指责谁,嘲笑谁,羡慕谁?
世事变幻莫测,人生如水长流,为何我们要在方寸之间,为了别人的眼色和期待而活,让自己成为一个标本。放弃自己想要的追求!
什么“标本”“模范”“人生大赢家”“别人家的某某”“那个谁谁谁”都和我无关。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陈子淏
努力做一个单身有颜,还不缺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