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学习万维刚《万万没想到》的读书笔记,以下观点来自《流行制造者》(汤普森著)
想要使一个东西变得流行,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它自身的素质;二是传播渠道。
先来说说自身素质。最重要的大原则就是“熟悉+意外”,就是让这个东西经常曝光,但是曝光太多观众也会反感,这时就要加入“意外”。
举几个例子:
1.演说: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与工党领袖克尔滨在下议院就是否邀请特朗普来英国访问有一段精彩的辩论,摘抄如下:
克尔滨连用五个“he's”他如何如何,他如何如何……
然后梅姨反击,我在为国家做事,他克尔滨在干什么呢?他连用三个“would he”设问句,答案是三个no.紧接着又是三个less,最后一句总结陈词掷地有声:“他可以领导一次抗议,我在领导一个国家!”
排比句、排比句、排比句,最后一句重复使用了一个词“领导”。
这不是文笔技术,这是信息传播技术,他们没有追求特有文化的大词,但追求了语言的节奏感。
2.流行歌曲:流行歌曲看起来灵活自由,其实有非常严格的节奏要求,有数学般的精确。这个节奏来源于重复,从小处到大处不同层次上都在重复,例如歌曲《在水一方》--
第一遍歌词四句“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前两局旋律就有点相似,对仗工整。
第二遍主歌,依然四句,歌词变了,但旋律跟第一遍完全一样“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乐句重复,主歌重复,副歌重复,……这么多重复,就会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
恰到好处的重复,就有余音绕梁的效果。音乐,真是记忆力的糖衣炮弹呀!
最后,作者附送一个秘诀,政客们最爱用、效果也最好的重复句子,是“ABBA”句式。例如:“人类必须终止战争,否则战争将会终结人类”“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技术,重复,能让人听起来特别顺,有一种愉悦感,然后我们会把这种愉悦感投射到这句话的内容上去,我们会觉得这句话更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