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的难度在于极难平衡纯真和有趣。通常的模式是,一大一小的组合,如《长江七号》,或者一小多大的,如《小鬼当家》。
为了保证电影内容的平衡,需要将影片中大人和孩子的思维水平尽量拉近,或成人孩童化,或孩童成人化(至少与成人的能力值相当)。
《小妈妈》是为数不多的纯粹的孩童主角(甚至是孩童双主角),却又可以表达深沉思考,同时保持孩童与成人都正常的电影。如此的风险在于,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无聊或自说自话的境地,结果是观众无法感同身受。
《小妈妈》很好地兼顾了孩童、有趣和深度。原因在于,导演(兼编剧)的强大的文学功底使得故事足够精彩同时主题深刻。
另外,导演用清新凌厉的镜头将她对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有效地表达出来。
很奇怪的是,可能只有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会分“作者电影”和“非作者电影”,“作者图书”听起来就很奇怪,因为图书必然是有作者的,但电影不一定。
我想,一定是因为电影太赚钱了。
《小妈妈》肯定是偏作者的电影,因为很多表达都非常的私人化。
电影直到快结束才响起音乐,在静谧了将近一小时的情况下,突然响起的欢快的音乐更加具有感染力。这是对“无声胜有声”最好的诠释。
电影整体非常温馨,可是在温馨的氛围下,有些段落处理得非常锐利。
奈莉和玛琳在厨房的餐桌,镜头给到奈莉,奈莉一晃神,爸爸出现在身后,厨房由过去变成现在。
也许是我比较欣赏这类细节的处理,我觉得此处是影片中最精彩的段落。
以极为简单的方式实现两个场景的切换,并且强调了两处的统一性,仿佛看到内功高手发招,伤人于无形。
影片的主题是关于“遗憾”与“了解”。影片开头,奈莉和每个房间的长者道别,但遗憾的是她没有机会和自己的外婆道别。
这里预设了遗憾的基调。之后奈莉有机会见到孩童的妈妈玛琳和年轻的外婆,经过了起初的惊慌,奈莉带着想要弥补的遗憾,一次又一次返回玛琳身边,也渐渐了解到妈妈的童年时期。
同时,玛琳也通过奈莉了解了未来的自己,并化解了奈莉心中对妈妈的不解。这是一个母女相互了解的过程,通过了解,获得理解。
结尾,奈莉与妈妈玛琳和外婆道别,急切地回到家中。等待她的是返回外婆家的妈妈,奈莉和妈妈互相呼唤对方的名字,此刻,因为了解,遗憾得到补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因为理查德-帕克头也不回的离去,派的内心充满了没能道别的遗憾,这遗憾是对同生共死的好友离去的遗憾,更是对死掉的那部分自己的遗憾。
我们能给予的最好的爱,就是了解,请不要留下没能道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