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想把自己的欢喜、惆怅、思虑、情怀,随时随地分享给他人。嗯,大概是从微博开始的吧,之后是朋友圈。
但微博更多只是简单的表达,朋友圈则多了些粉饰,因为发圈时潜意识里总想得到他人的认可。
于是,渐渐地,朋友圈变成了名利场。有觥筹交错,有人生得意,有鲜花掌声,有争名逐利。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有时候发朋友圈和看朋友圈都多少成了负累。发的人想:“我发了,总得有人给我点个赞吧。”看的人想:“我路过了,看到了,到底点赞还是不点赞;我给甲点赞,是不是也得给乙点赞。”并且,恼人的是,你给谁点赞了,别人点了的赞都会用红圈圈告诉你,多少是种打扰。
最后,你看,某人发了朋友圈,有多少人捧场,甚至有些人默默路过了,全都被人看在眼里。最后自己变成了那个把自己的悲喜拿来展览、供人评说的有些好笑的人。
是啊,这世间所谓悲欢相通,大多是吆喝捧场。说不上,你的哪一次不经意的展现,便伤了一些人的自尊。
罢了,要么你就做个纯粹的逐利者,好好经营朋友圈流量,争取能能在某方面变现;要么就做个职业人,在朋友圈为你的单位做做宣传,为你的同事捧捧场。
除此之外,想要通过朋友圈满足自己那点小小的虚荣心,最后大抵是烟花一场,或热闹一些,或冷寂一些,终究是一场虚空。
不如,三五好友相聚,或独自翻几页书、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怡悦身心的自处方式。不向外索求,多增长智慧,若有余力,则多关照他人。
这便是悲喜自渡,冷暖自知。不自怜,不怨叹,时光清朗,直抵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