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是妇女节。一个存在感极低的节日。
因为“妇女”这个词并不让人开心,听上去和唠叨、粗糙、大腹便便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但是,3月8号是上世纪初的勇敢女性们为自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公平的世界而抗争所留下的印记。
那生活在二十世纪的女人是怎样变革的呢?变革?扒叔介绍的这部片子就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故事发生在1979年的圣塔芭芭拉,安妮特·贝宁饰演的单身妈妈多萝西亚独立抚养儿子杰米,她身边还有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叛逆女孩朱莉和朋克艺术家艾比。
回想这时的美国,正处在文化大变革的时期。这部《二十世纪女人》就从一个具体而个人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普遍现象。
网友看完之后都不由感叹。
没错,对于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来说,虽然没什么波折,但是却有许多细致入微的片段,
能让人看清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被身边最亲近的人影响,被文化潮流限制的。
在杰米的旁白描述下,我们知道了55岁的多罗西亚是个经历过二战,第一批进入职场的独立女性,然而她却无法跟男人保持稳定的关系。
她既有开放平等的意识,又对某些事情持有保守的态度,例如对爱情、对性关系。
尤其在对待杰米的问题上,她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一方面怕他没有爸爸的关爱,不停的将一些男性角色代入他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担心杰米的疏远,想要一个人给他全部的爱。
15岁的男生,正处在心理和身体同时发育的阶段。他讨厌束缚,迫不及待的接触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在心理上,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男人了。
他喜欢朱莉。朱莉17岁,跟杰米算是同龄。她喜欢抽烟,是个不需要理由就可以跟男孩子滥交的女生。
她对于性爱是感受派的,虽然从没有过高潮,却沉迷于男孩子的眼神,呻吟,甚至是肌肤的触碰,哪怕只有50%的不后悔几率。
但她与杰米从不越雷池半步。她喜欢跟杰米保持这种朋友关系。即便她晚上会爬进杰米的房间,跟他一起睡觉。
还有24岁的艾比,她是杰米家的房客。是个追求生活价值的女权主义者。因为她母亲在怀她之前,吃过流产的药,那个药物导致她身患癌症,并可能无法生育,她不能原谅妈妈,便从家里搬了出来。
她送给杰米两本书,分别是《Our bodies Our selves》和《Sisterhood is powerful》,她认为男性在与女性做爱并获得快乐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女性是会有月经期的。
她需要性爱,但她更需要一个理由。而她的理由,绝不是多罗西亚那一辈人信奉的“爱”,而是一种双方的需求。
这三位女性虽同处二十世纪,但年龄越低对于性的态度是越自由越开放的。这里也展现出这个时代的变迁。
所以,当多罗西亚发现,她与儿子的代沟越来越深时,她就希望朱莉和艾比能以年轻人的角度,帮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整片以“变革时代的亲子关系究竟要如何去维系”为主线,讲了处在不同阶段、地位和角色中的人如何努力寻找这个时代下自己新的定位。
有一次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因为关于性的不同观点而不断发生碰撞,但谁也没有因此而改变。
对于一般的好莱坞故事而言,让观众们投入感情很重要的一点是角色们在充满阻难的剧情推动下作出不断的改变,最后完成蜕变。
然而在《二十世纪女人》中,角色们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多萝西娅与儿子杰米的关系并没有质的改变;
朱莉依然过着她潇洒的生活,在不久的未来移居更自由宽敞的巴黎;
而艾比则还是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朋克态度,即便在医生的反对之下她还是毅然地怀上了两个孩子,最后也成功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上。
对于《二十世纪女人》来说,它所关注的不是什么宏大的事件,而仅仅是这些角色漫长一生中仅有的一刻而已。
电影中的镜头语言也同样是那么的不做作却精妙,缺少夸张镜头动作的同时却给予了大量极慢节奏的推进与拉回,仿佛不断地提醒观众们旁观者的身份。
而这些镜头给我们展现的,仅仅是这些角色们在1979年为什么而争吵,听的是什么音乐,在乎的是什么而已。
而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怎样去理解复杂的人类呢?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正如电影中的人物一般。
“我以为这仅仅是与她展开一段新关系的伊始,一段她将真正告诉我她心里所想的新关系的伊始。但可能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这么亲近过了。”杰米在电影的结尾这么感叹道。
整个故事,以母子的相互陈述开始,又以母子的交织回忆结束。
看完之后我们会更加平静。感觉我们继承了他们的时代,经历着他们经历过的问题,并且也正在开启新的时代。
影片导演迈克·米尔斯是纽约著名艺术家。他擅长将真实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初学者》就是其中非常成功的一部。
《初学者》的原型是他的父亲。父亲在75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同时在这个时候选择出柜,还敞开心怀享受同性之爱。米尔斯非常震惊,但也因父亲的处世态度变的更勇敢。
《二十世纪女人》同样是米尔斯根据家庭经历创作的。这一次,他把视角放在一位单身母亲身上。延续《初学者》的风格,清新之余又充斥着冷幽默,服设和场景都很有那个年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