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几乎都是二战考生的自习室里,待的时间久了,某天下午,我忽然觉得,所有的结果似乎早已注定。我在那些去年未能如愿金榜题名的“战友们”身上看到了太多必然。说的偏激一点,我们这些人没有上岸,那才是天道。我不排除有些人因为其他原因失利,可对我们而言,我们的习惯注定了那是一场不可能赢的战役。
A同学是那种睡到自然醒,早饭和午饭可以并成一顿吃的人,其“佛系复习法”让我艳羡不已。B同学就对应那种来自习室坐了一天,可真的只是坐了一天,多数时间下,眼睛都盯着手机,有时也会看考研视频,可这种“不费脑子”的“学习”方式又真的能让人提高多少?C同学是那种“知识都在讲义上”的同学,做题的时候,旁边复习资料摆了一堆,没有把知识装进脑子里。D同学是那种效率极低的人,虽然早出晚归,也不怎么玩手机,手里拿着笔,眼睛看着题,可笔尖长时间就没动过,可能是因为在自己的世界里“修仙”是大脑更愿意做的事吧……你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的这么详细,问就是,这不是我。
考研过程中,第一重境界是看你坐不坐得住,能不能怼上时间。但是就算你跨过了这个坎也不一定能成功,因为还要看你在这些时间里成果如何,你要想方设法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难,方法错了要修正,态度不对要回调,此之谓第二重境界。有多少人是倒在了第二道坎下?惰性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更是慢慢毁掉一个人的毒药。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那咱们就谈谈这个剂量:人因为有惰性,所以才会借助和创造工具,这便使得人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打开了“倍速模式”;也是因为人太有惰性,才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不愿进行那些对自己成长有益的活动,而那些真正能让自己突飞猛进的成长都是“撕裂式”的,“撕裂”以前的自己,涅槃重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逃离痛苦的动力要远远大于追求幸福和成功的动力。如果现在有人从未来穿越过来,明确告诉你你你的未来,跟你说,只要你能考上研究生,你的人生会发生质的改变,你的孩子,你的父母长辈都因你的这一次考试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这样,你会不会拼命?我们没有拼尽全力,有时候是因为我们不确定付出之后能否有回报,或者付出之后回报是否丰厚?可若不先付出,你就连一丝机会都没有。
哼,难道你的未来就真的这么不值钱?这场战役已不仅仅关乎能不能考上,有没有学上,它更是一份担当,一份对家庭与自己未来的责任。满以为自己历尽千帆,看清了生活中的谎言,也不再相信所谓的鸡汤,可在谷底费力向外爬的我,却又慢慢觉得,我必须相信一些东西,必须充满敬畏地看待一些东西,那些曾嗤之以鼻的大道理,看上去是“假大空”,其实是因为经历的少罢了,能流传千古,必有它的原因。曾经看到一段话,大致是这样的:考研,其实就像在漆黑一片的夜里洗衣服,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洗干净了,也不知道别人洗的怎么样,只有当最后哨响,光芒照进来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自己洗的到底如何,当你向周围看的时候,却发现有人用上了洗衣机,而有人忘了放洗衣粉。
已经是第二次考研了,按说应该更有把握了吧,可真的吗?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无助若是可以贩卖,那我早盆满钵满。想这么多有什么用?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定,我本可以做得更好。而现在,能做的,唯有在漆黑一片的夜里认真清洗衣服的所有角落。可是,这,真的很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