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住着一个老人,我们叫他李爷爷,李爷爷平时干净利落。接触不多,但桃子成熟的时候,李爷爷总是挑又大又甜的桃子给我们送过来,送过来就走,也不说什么,要给他回点礼,他还会生气。平时见着也就是打个招呼。直到最近李爷爷给我上了一课。
李爷爷是糖尿病,脚上开始开始坏疽,溃烂流水,发黑。很长时间了一直不能愈合,已经累及深层的组织了,只能把脚截肢。出院后李爷爷的子女轮流照顾了一阵,伤口愈合的差不多了之后就几天来一次,有时候更久。李爷爷自己坐轮椅去送垃圾。还把轮椅后面加了一个兜,自己去超市,买菜做饭……有时候我们看见想要帮忙,李爷爷总是拒绝。我们都觉得是举手之劳的事,可是李爷爷特别介意。有时候还会生气。
我有次问李爷爷为什么不用我们帮忙,他笑着说,他截肢已经是事实,如果我一直靠别人帮忙,我以后要怎么生活,靠子女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事,不可能一直陪着我,他们也得上班,还有孩子。李爷爷特意强调不是他的子女不孝顺,是他自己要求的不要他们过度的照顾自己。李爷爷说他得学习自己活着不成为任何人的累赘。我说我们平时也可以帮助你啊!他说不想麻烦我们和不想麻烦他子女是一样的。
李爷爷和我详细的说了他的想法就是人和人彼此都是有限度的或者是额度,用完了就很难在用了。比如他的子女,李爷爷要是一直要求他们照顾,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自己有时候都忙不完自己的事情,还要长久的照顾他,时间久了就会两看生厌。我说你表达的我理解,为什么要用两看生厌,不是单方面的吗?是子女会厌烦,李爷爷笑着说,我的孩子看我厌烦就会有情绪,会对我照顾不周,我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和照顾不周,我就会想我养的孩子怎么会这么不孝,我会对他要求更多,他们会看到我就更生厌。这是恶性循环,最后我和我们子女的情分都会互相耗尽。
我说邻居只是偶尔帮助你一下,怎么会生厌,李爷爷说一样的,我麻烦你们一次我们都觉没有什么,可是次数多了呢?或者你们那天特别忙,我看到你们了,你们却没有帮助我,我心里会想很多个原因。或许还会误会你们故意不帮忙。再有我这脚是没有了,是要一直需要帮助,不是一天两天的。你们帮助我会让我产生依赖,老想着让别人帮忙。什么时候我才能学会自己生活。还有李爷爷说他年纪大了,脚还没有了,不知道要怎么还大家的帮助。我说大家都没有想过需要你还,李爷爷说,事情从来都不是一面的,什么都是相互的。李爷爷还补充他珍惜和所有人的情分。李爷爷笑着告诉我,他要是遇到很困难的会找我帮的。
李爷爷的话让我想了很多的事,原来即便是最亲的人都要好好考虑分寸和相互的底线。我和别人的限额在哪里,能用多少次的人情,用了的人情要怎么还。都是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