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人生确实有些奇妙,如果不是因为加入007,也就不会链接到40班同学阳菌。如果没有链接到她,我想也不会去参加Ctt效能训练的课程。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却又像是冥冥中注定一般。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效能教练对我的帮助有多大,但是我有种感觉我和教练技术有前世未了之缘。
既然是效能教练,那什么是效能?效能和效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作者史蒂芬-科维提到效能在于产出和产能的平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彼得-德鲁克在书中提到管理者的工作必须要卓有成效,必须要按时做完该做的事。体力劳动者所重视的只是“效率”,即“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
效率
效率比较容易理解,在工作上就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工作价值
每个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为什么社会财富的差距有如此巨大?工作价值=价值 * 效率,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工作本身所产生的价值至关重要。如果再通过互联网将效率放大,最终工作价值将天壤之别。
高效率导向型的人,什么事情都急着做,成迷于快速完成任务的快感中。高价值导向型的人,遇事停步思考价值,并且优化行动策略。
积累
积累是为了长期的价值增值,持续在“量”和“质”上投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持续积累会产生复利效应,最终产生指数型增长。不像计程车模式,总是重复,到达目的地里程数就清零。我们的国粹麻将也是这种模式,总是推倒重来,消耗时光、体验快速反馈的快感,却没有任何能力或者财富的积累和增长。
效能
课程给出最实用的解释,效能=价值 * 效率 * 积累 。
从公式上也可以看出高效能人士也是高财富人士,通过公式我们也可以思考出如何增加财富。
你思考出属于自己的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