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一个特别不能坚持的人。在我小时候,爸爸就教育我,做事不要“三分钟热度”。爸爸还送给我一本他读过的《青年知识手册》,扉页上是他手写的一句用来自勉的话:
“苟有恒,又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
这是明朝学者胡居仁的自勉联。爸爸怕我看不懂,很认真地向我解释,告诉我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过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没太记住,不然我也不会在写自序时才想起来。现在回想一下,这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持续行动”理念。
我一直认为,我们在个人成长方面要学习和践行的理念,是历经千年而保持稳定的。前人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诫我们求学治学要以勤为先,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导我们努力要趁早。这些绝不会因为我们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而改变。如果做事不勤快,年轻时不努力,那么不管在哪个时代,我们都很难有好的发展。
越是涉及成长的核心理念,越是历经时间的考验而留存下来。这并不像手机应用软件,若遇到版本更新,不升级还不让使用。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那些智慧,也许在今天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核心内涵不会褪色。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话就道破学习和行动的辩证关系。我在书中经常说“持续行动+刻意学习”,也只是在印证这个道理。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发明新的表达方式,创造新名词,其实有时候只是在重新演绎前人的金玉良言。
既然如此,如果多研习前人传下来的经验,那么我们不就可以进步得更快吗?但是,结果并非如此。我们并不爱听这些“老掉牙的东西”,甚至斥之为“陈词滥调”。我们总想看到一些新鲜的、紧贴时代发展的学习方法论。我们经常认为,最新的才是最好的,于是总执着地寻找最新的认知、最新的成功案例。新花样层出不穷,又让我们因为忙于应对各种情况而身心俱疲。此外,出于叛逆心理,我们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前人遇到过并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历史、对前人的关注。每一代人总会犯一些前人反复告诫我们要避免的错误,哪怕前人喊破嗓子,我们仍然“前仆后继”地往同一个坑里跳。
我坚决认为,在个人成长层面,“经典”的力量强大得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千百年来,人类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是1000年在人类百万年的进化史中显得太短暂。我们顶着一颗拥有百万年进化史的大脑,在现代社会行走。这个时候,经典的东西反而更有优势。我们现在看到的前人作品,无不经历时间的筛选才留存下来。上溯100代人,如果你问我我的祖先是谁,生平如何,我可能答不上来。我的祖先很有可能在古代社会只是一个普通人,除了在家谱上有个名字,再也没有其他的记录,又或者他根本不识字。而在那个时代,能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才更有可能流传下来一些思想和文字。
如果能充分吸取前人的经验,那么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但是,当一个道理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如果只是随便听听,随意看看,我们获得的一瞬间的启发很快就会被遗忘。如果不用实际行动去体悟,那么任何被动输入,都无法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实质的作用。
对于持续行动的理解和领悟,也同样如此。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和我说,做事情要持之以恒。我以为我知道了,却没做到。直到开始持续行动,把一件事情坚持了足够长的时间,我才真正从内心意识到,持续有多么重要。于是,我决定写一本书来专门讨论持续行动这件事情。
可能你会想,不就是坚持吗?两个字的事情,有必要写一本书吗?如果你这样说,那么就进一步证实了我的观点:当看到一个道理时,我们会觉得它好简单,不过如此,但是回到生活中,我们却发现自己还是老样子,仍然没那么容易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