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更好时代原创出品,由更好时代签约作者「苏溪」执笔,于2017年5月1日首发,共计1023字,预计阅读3分钟,祝您拥有一段更好的阅览体验。
我们总是太匆匆,各方各面都是急着去学,一个准备要小孩的朋友告诉我:小苏,你知道吗,我想让我的孩子在9月份之前生下来。
我比较诧异,于是就问她为什么。她急忙和我说,因为9月份之前生下来就能比9月份之后生的孩子早上一年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你看,孩子的父母都是这样着急孩子的事情,那么在自己身上则更会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当你在路边安心等绿灯的时候,总有一个领头的人瞅准机会,在没有机动车的时候大闯红灯,这时候,其他的人遵循破窗效应也跟随着这个人一起闯红灯。
也许我们太着急了,其实等个红灯的时间并无大碍,但是就是为了这几秒的时间而着急,着急去尽快进入下一个事情。
为什么都这么着急呢,因为我们需要更快的反馈。快速反馈的事情我们都愿意干,比如打一把MOBA游戏,因为每杀一个敌人就能得到从影像、声音以及其他感官刺激。
而对于一些反馈长度长的吗,比如减肥啊、读书啊什么的,我们则没有兴趣去做,因为它的反馈时间太长,我们得到的反馈不足以支撑我们继续的动作。
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一种争先的特性,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说,大家快做这道题,看谁做得快,谁就是最厉害的。但是她却忘了,有的时候质量比速度更重要。
在这个时代,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其实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质量取胜的时代,而是不是单纯的靠速度。
所以我们不应该着急,而对待事情,却应该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到了哪个阶段做哪个阶段的事情,这样才是最合理的安排。
而在不正确的时间做事,则为以后留下了极大的隐患。比如你深夜熬夜玩游戏,然而第二天还得上班,你却不管,你着急要赢,但是还是连跪,你玩到了三四点终于撑不住了。
于是第二天你就昏昏欲睡,工作也完成不了了,这对于自身来说就是一个反例。
我们做事应当不要去着急,大部分时候,不着急就会更加符合事物的逻辑及规律,虽然时间用的多一些,但是慢工出细活,比起着急来的质量更好,这也许是对不着急的人最好的馈赠吧。
同时不着急还可以磨炼我们的耐心,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更多人的耐心嫉妒缺失,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趋势。
而不着急而有条不紊地去认真做每一件事,则会极大培养自己的耐心程度,同时正向激励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大家都不要都任何事着急了,着急是没什么用的,只会带来混乱和不堪,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痛苦和消极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慢下来,抛弃着急,尽然有序而又淡然地有序过完这一生,而不是忙忙碌碌,匆忙而又着急地过完这一生。
-完-
©严正法律声明
本文版权受我国相关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为中国希达传媒旗下更好时代自媒体平台运营团队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更好时代及/或相关权利人明确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更好时代的任何内容,或在非更好时代自媒体平台矩阵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更好时代”字样,同时获得合法授权的前提有两种方式:一是免费获得合法授权;二是参照有关国际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相关权利人支付版权费用获得合法授权。若需支付版权费获取授权,则版权费用为1500元至2000元每千字(具体费用另行协商确定)。
对于更好时代自媒体平台所有形式的原创内容,更好时代自媒体平台有结集出版的权利。
违反上述声明者,更好时代自媒体平台将依法委托相关专业的法律合作伙伴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违反者需自行承担相应的严重法律后果。
任一合作联系「bettertimes@126.com」,您将得到快速的回复。
更好时代自媒体平台矩阵为微信订阅号、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网易新闻、QQ看点、北京时间、UC头条、知乎专栏、简书专栏、微博头条、豆瓣、今日爆点、脉脉;虎嗅网、钛媒体、36k、紫数网等,更多平台陆续开通中,欢迎您在任意一个或多个平台持续关注。
每天遇见,更好的自己
— Hope Better be with you forever —
— 希冀更好永远与你同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