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大家投稿还会用纸质稿么?应该会很少的吧?我写的文章都没有纸质稿,都把简书当成了草稿本。
这两本书是有关作家手稿的故事。作者是诗人,也是文学评论者,还是编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作者的手稿。作者从二0一一年开始,花了九年时间,介绍了七十二位作家手稿的故事。那些作家有些熟悉,有些不熟,不管怎么样,保存了大量文学史料。还是发现校对不细。《写真年代》的序文,“最后,感谢此刻打开《写意年代》的你”,书名应该是《写真年代》。
电子时代,大家投稿还会用纸质稿么?应该会很少的吧?我写的文章都没有纸质稿,都把简书当成了草稿本。
这两本书是有关作家手稿的故事。作者是诗人,也是文学评论者,还是编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作者的手稿。作者从二0一一年开始,花了九年时间,介绍了七十二位作家手稿的故事。那些作家有些熟悉,有些不熟,不管怎么样,保存了大量文学史料。还是发现校对不细。《写真年代》的序文,“最后,感谢此刻打开《写意年代》的你”,书名应该是《写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