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我希望这篇文可以让我的父母看到,让更多的父母看到。
梦里梦到很多荆棘,梦到被很多人追,梦到很多人的嘴脸,梦到结局差到一败涂地,甚至连当年高考失败的影子都会不定时的出现在我的幻觉中,宛然已辨不出真实,只有当一束寝室的灯光打到自己的被窝一角时,才清醒的庆幸自己,拥有着从这些淤泥里摸爬滚打过来的存活感。
那一刻,才真正的意识到,人生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虚惊一场。
临近毕业,很多时候我们会给自己很大的危机感,就在这样子碌碌无为的学生时代反问自己能够收获什么,如果自己拿现在的这段时光能够做什么?或许拿着这份悠哉的心情去读蓝翔或是新东方没准毕业证的含金量和就业率没准会比现在的黑白生活强很多。或许拿着这笔昂贵的学费拿去做一场有目的的旅行,生活的意义会不会比现在重一个泰山。
既然给不出自己一个有用的答案, 那不如就试着给自己一个能够挽救的措施。
1、 是时候该为了旅游找一个理由了
这一篇是让我牵肠挂肚、冥思好几天,想要写给自己和拥有同样不羁想法的驴友、以及始终放心不下自己远行的父母们的。
很有趣的是,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个情况仿佛在很多人的身上屡试不爽,或许聪明的你们也早已经察觉得到,那就是,好多从小家教很严苛、保守规矩的”看守式"孩子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身上自带着一份安稳成熟的外表,内心向往外面世界以及极度渴望摆脱束缚的想法会比与之相反教育方式的同龄人强烈很多。
无论与承认与否,反正我可以亲身证实这个结论。
其实我虽没有在字里行间明确指出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但终究有一天我为人母的时候,我的态度就是绝不会将这种方式延续,最起码,我会去带着她去看更多的自然和人文世界。
旅行,与其说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倒不如讲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想要摆脱二十多年被父母压在心底却不愿意提及放手让你勇敢去追寻的绳索。因为我身边就有很多对这个念头带有很多冲动但最终被父母的坚决态度阻拦而无法远行的例子。
针对这个问题,我特地去请假我最喜欢的一位导师,在社交网络上我表达了我关于这件事的忧郁,该怎么去劝服父女同意自己出行的方面。隔着屏幕我传收到了老师的意思——“我支持你出去看看社会 看看世界……趁着还没有长期实习 、没有工作 ,玩一玩。我曾说过, 有了钱 ,真的没闲了。“
这种认同和理解是难以言表的,与正在筹划旅行的我们不谋而合,这种浑身散发出来的力量是我觉得有必要和此刻正在犹犹豫豫的你们一个肯定的眼神的时候了。因此,怀着这份勇气与父母放松交流,你又会怕些什么呢?
所以还希望请您清醒的认知这是一个成熟的决定,是一场成年人深思熟虑后的心声吐露。
2、有时候你缺少的不仅仅是一份勇气,更是一份牵挂
因为有时候当自己已经下定决心,准备挎包旅行义无反顾的时刻,阻拦自己的首先不是前面路途的未知性,而更多的是不理解自己的父母。
他们对于安全的常识往往是被“今日说法”亦或是“法律讲堂”中花季少女被陷害、谋财又害命的种种事例恐吓造成的局限,所以甘愿自己的子女在眼皮子底下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而经历了外面世界的我们好坏在心中自然有个大概的定论,这时候,辩解在父母面前或许成了强词夺理。
我很喜欢的一首金玟岐的《岁月神偷》,其中一句有唱到“好的坏的都是风景”的时候,我觉的真的是这种经历只有经历过的才有资格去说啊。
所以在这里我想恳求自己以及很多不放心孩子远游的父母们,给他们一个travel的机会吧。我们会因为你们的“放手‘变得感激不尽而倍感珍惜这次机会,世界很大,我要去看看,当然能带上你们,大手拉小手去见识到更多的山山水水,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你们说呢?
写这么多就想传达一份勇气
不仅给我也给想要做背包客的你们
父母给的压力也好
外面的凶险也好
好景就在那里,不管你看与不看
一群有趣的灵魂就在那里,不管你结交与否
何必蹉跎了岁月
趁着你视力不差
腿脚灵便
给自己一份倔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