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述而篇第十九则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哈皮波白话试译:

孔子讲:“我并不是天生的通晓(礼乐)这些知识,只是爱好古代的文化,敏捷的去探寻他们而已。”

哈皮波赏析:

一个有学问的人该如何炼成?

任何学问不是人天生就能掌握的,即使是天资敏慧的人,也需要去学习才能获得,不通过学习,学问不可能自动的载入人的肚子里。但是似乎大多数人没有认清这一点,一直幻想着成为有知识的人,却不愿付出努力去学习。

只要认识到这点常识,能够放弃幻想,几乎没有不成为有学问的人,至于所能达到的学问的高低与人的资质有关。曾国藩一句著名的治学箴言“莫问收获,只问耕耘。”就充分说明,做学问首先得端正态度,甚至要一股傻劲。

光有傻劲还不行,还得有兴趣,要喜好一件事情。“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有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于自己寡然无味的知识,恐怕也是很难坚持下去。所谓兴趣,一定是发自自己内心的一种爱好,而不是盲从群体的冲动,以为大家都喜欢的,也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大家不喜欢的,自己也一定不喜欢。只有从自己内心去爱好,学习的过程才能带来快乐,“进一寸得一寸的惊喜”,对于学习本身也才能更笃定。

除了兴趣外,人还得灵活。思维不能陷于呆板,要敏捷。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要充分结合实际,作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不然知识就会沦为死知识,死知识再多也不能称为学问。“尽信书,不如无书”正是这个道理。

孔子一生好古,敏以求之,所以他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心得(七) 文:recycler 10/96,15783字 述而篇第七 (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
    Recycler阅读 845评论 0 1
  • vancoco阅读 199评论 0 0
  • 一次偶然,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认识了一帮素昧平生的朋友。 虽然不曾谋面,却因三十天的群体活动,让我们慢慢熟悉。就像...
    亮睛睛阅读 316评论 3 2
  • 可重复多次播放的动画的3种实现思路 多张图+css。比如:苹果网站的 apple watch 。 gif动态图。当...
    恬雅过客阅读 479评论 0 0
  • 我一直相信人间有爱,每个人都心怀真善美,心存温暖~ 这是一段下午时光,突然斑马线上出现一位身穿青色衬衫和黑色正装长...
    阿榛阅读 39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