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汽车集团央企掌门人

三大汽车集团央企掌门人,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董事长,近两月陆续更换,换帅之后,各汽车集团的未来之路将如何走,是交给下一任接棒者的重大课题。

一、一汽集团

回顾最近20年,一汽共有四任董事长。第一位是有少帅之称的竺延风。1999年,时年仅38岁的竺延风出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董事长。其在这个职位上干了8年,2007年竺延风由商入仕,转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接替竺延风的是徐建一。徐建一在2007年接棒,到2015年落马,其也执掌这家“共和国长子”长达7年多时间。随后东风董事长徐平北上救火,其在2015年-2017年短暂地接手过一汽集团董事长一职。2017年8月,徐留平进入中国一汽,出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徐留平,1964年10月生,1988年参加工作,进入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2013年,升任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2017年临危受命,接任一汽集团,在执掌中国一汽集团期间,“改革者”成了徐留平身上的标签。


在任期间,最重要的是对红旗的重塑和改革。2018年初,一汽红旗在人民大会堂高调举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徐留平确定了“要将红旗品牌打造成‘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新高尚品牌’”的战略目标。自此红旗开启第三轮复兴之战。在2017年,红旗的年销量仅为4702辆,而到2018年增加到3.3万辆,2019年冲破10万辆大关,2020年迈过20万辆关口,三年内销量增长了42倍。2022年,一汽红旗销量31万辆,虽然没能完成40万辆的目标,但相对五年前增长了65倍,可谓是增速第一的品牌。其次是对一汽的干部改革,打乱原有的人事编制,采取竞聘上岗制度。刚到岗仅一个多月,2017年的9月18日,中国一汽就进行“四能”改革,即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机构能增能减。其调整之剧烈,可为行业之最,通过在全集团范围内竞聘,高级经理竞争上岗,平均年龄下降3岁,年轻干部比较提升13.3%。与此同时,徐留平也发掘了不少年轻的人才,并大胆进行了启用。这些人才后来成为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丰田、一汽奔腾等子公司的重要高管。而现在,竞聘这个制度目前仍在一汽内部实行。


2022年一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320万辆,营业收入6300亿元,利润超过490亿元。对于一汽而言,2023年是关键一年,这一年是一汽建厂70周年,2023年的目标是实现整车销售400万辆,同比增长24.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38.4万辆,计划同比增长113.3%;同时实现创收7500亿元营收目标。


徐留平离任后,原工作或由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邱现东代为主持,最终的接任者将面临后续两大突破,一是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上市计划早在2006年3月,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就曾披露一汽正筹划整体上市,辗转反复17年,未来将何去何从。二是红旗品牌未来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实现高增长,一汽集团还能否举全集团之力全面向红旗品牌倾斜资源,助力其完成2035年100万辆的销量目标,不可而知。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二、东风汽车集团

1961年3月出生的前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竺延风,在“两会”前的3月3日因年龄原因卸任。

竺延风生于1961年3月,1983年进入一汽集团。1999年,时年仅38岁的竺延风出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董事长,因其是四大国有车企中最年轻的执掌者,因此也被业内冠以“少帅”的名号。竺延风在任一汽集团期间,也恰逢中国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他成功促成了一汽集团和天津汽车集团的重组落地,打造了天津一汽丰田。在他的领导下,一汽的销量表现屡屡破新,使一汽成为中国第一个年销百万级车企。

2015年5月到任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在东风任职期间,打造了岚图、猛士等高端品牌,同时合资公司、自主品牌并驾齐驱。但竺延风接管东风汽车,却并非一如在一汽时迎来高光时刻。数据显示在2016年东风集团销量达到427.67万辆巅峰后,便开始下滑,2017年东风集团销量为412万辆。此后受到汽车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发生变动,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一路下滑至2022年的246.07万辆,六年降幅达42.46%。

自2018年以来,东风汽车承压颇多,除了神龙汽车销量下滑、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表现差强人意外,还包括东风雷诺退出市场、东风裕隆破产重整。此外,东风汽车还退出了东风悦达起亚的持股。2022年全年销量246.45万辆,位列第三,而在2018年时为383万辆,位列第二。

竺延风的时代已落幕,他留下的遗憾与蓝图继任者能否弥补与续写?未来东风汽车集团该如何前进反击,真正实现销量提升重回巅峰?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三、长安集团

2022年,长安汽车集团销量为234.6万辆,同比增长1.98%;其中自主品牌达到187.46万辆,同比增长6.83%。长安汽车集团也是中国自主品牌销量最大的国有汽车集团。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3-87亿元,同比增长105-145%扣非归母净利润39-53亿元,同比增长136-221%。

长安集团是变革迅速的国有企业,新能源转型初见成效。近几年公司合资板块盈利能力下滑,自主业务迅速成长,已成长为盈利支柱。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在2017年推进实施“香格里拉计划”,已初见成效,深蓝和阿维塔品牌分别主攻中高端和高端新能源市场,传统自主品牌2023年起加速混动转型,推出多款插混车型,同时还将推出全新OX新能源系列。

在去年底的“长安160周年系列活动”中,朱华荣表示,未来十年,将总投入2000亿打造长安汽车,以长安科技公司为中心,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累计投入超1500亿元,构建超过10000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开发超级整车智能平台,打造智能新体验,布局控制器等科技产业,形成“用户共创、员工共赢、伙伴共建”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千亿级的科技产业规模。

三大汽车央企负责人中,目前只有1965年3月出生的朱华荣继续留在“两会”舞台上。两会期间,朱华荣提出,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能焦虑、盈利模式不明朗等问题依旧突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仍需进一步规范收集和共享。

2023 年长安汽车将向 280 万辆目标冲击,确保规模增长高于行业 10% 以上。到2025年,力争实现集团销售 400 万辆。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