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挚友
在曹操就任东郡太守后不久,长安那边也发生了件大事。在王允与吕布的合谋下,罪大恶极的董卓终于被除掉了,遗憾的是由于王允在除掉董卓后的一系列离谱操作,使得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再次攻入长安,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局势再次陷入动荡之中,而汉王朝也丧失了最后翻盘的机会。
而随着长安那边的打乱,黄巾军这边又开始死灰复燃了,青州的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治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
曹操在这一战中成功地收编了青州军,但也彻底失去自己的好友鲍信,遗憾的是很多人甚至都不知此人是谁。
曹操的一生是很幸运的,他在其中遇到了很多贵人,而这个鲍信便是其中之一。
鲍信其人
鲍信年少时有远大的志向,宽厚爱人,沉着刚毅有谋略。
中平年间,鲍信受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鲍信招募了一千多士兵,归途中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政变。鲍信赶回洛阳时董卓已经进京。
鲍信知道董卓必然祸乱天下,于是劝袁绍袭杀董卓,对袁绍说:“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怀不轨,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趁他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对他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绍畏惧董卓而没有行动。也正是袁绍的犹豫使得董卓得以坐大。在看清袁绍的实质后,鲍信于是带兵回乡,征召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五千多辆。
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在渤海通告天下讨伐董卓。曹操也于此年十二月在己吾起兵。鲍信于是以济北相身份与其弟鲍韬起兵响应曹操。讨伐军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曹操与袁绍又上表推举鲍信担任破虏将军,鲍韬担任裨将军。
当时袁绍势力很大,天下豪杰都推崇他,只有鲍信对曹操说曹操日后必然能统领天下群雄以拨乱反正。
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袁绍等人不敢贸然进军,曹操于是和鲍信、鲍韬以及张邈部将卫兹等人进兵荥阳汴水,被董卓部将徐荣迎击,双方激战一天,曹操、鲍信负伤,鲍韬、卫兹等人战死。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胁迫韩馥,夺取冀州,鲍信对曹操说:“现在奸臣乘机出来颠覆皇室,英雄豪杰愤然对抗,而天下响应的原因,是因为大义所在,现在袁绍当盟主,利用权利为己谋私,看来将要发生变乱,看来另一个董卓就要产生了。如果我们对抗他,恐怕力不从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污,那又怎么说得过去?不如现在待在黄河以南,静观其变。”曹操深表赞同。此后曹操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于是上表让鲍信担任济北相。
迎立曹操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鲍信劝阻说:“目前贼兵有百万之众,百姓惶恐震惊,士兵毫无斗志,不可抵挡,我看贼人兵眷混杂,前后相随,贼军中也没有辎重粮草,只是以掠夺维持生计。如今对策,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贼众想战不得,想攻又不能,其势必然离散而去,然后选拔精锐士卒,就能打败他们了。”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结果兵败被杀。
曹操部将陈宫听说刘岱战死后,向曹操提议自己前往劝说兖州别驾、治中拥立曹操为兖州牧。后陈宫到达州府协商后,鲍信便与州吏万潜等人到达东郡迎接曹操担任兖州牧。
战死沙场
曹操认为黄巾军得胜后骄傲轻敌,于是设奇兵在寿张迎击黄巾军,曹操与鲍信先到达战场,而步兵未到。这时候敌人已经遇见曹操,于是开战。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鲍信自己被黄巾军杀害,时年四十一岁。 后来大军赶到,勉强打败黄巾军。 曹操悬赏寻找鲍信的遗体,没有找到。大家于是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曹操洒泪祭之。曹操再进兵破黄巾军,同年冬天迫降黄巾三十余万,平定山东。
鲍信在曹操一无所有时投靠了他,他既是曹操的伯乐也是知己,之后还迎立曹操为兖州牧,给予他大展宏图的机会。最后也为保护曹操而战死,也正是这一战使得曹操成功收编了青州军,真正有资格与其他军阀相抗衡。他预料到了曹操统领天下的那一天,却没能亲眼看到,着实令人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