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是我在很多年前买回家准备欣赏的一本书,二十岁出头那会儿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卡夫卡的名号,就将黄色封面的书带回家准备读。可惜看了一两页就恋恋不舍放弃,现在只记得当年看时完全不理解。
去年翻找其他书时候,将几摞书摆在地上,彼时恰好梅雨季节,过了几天发觉地上摆着的书已经有十几本发霉,成片黑色的斑点恐怕是要携带终身了。痛心疾首之余也反思自己办事的虎头蛇尾,不过就当这本荒诞的书本该遭此厄运安慰自己吧。
微信读书是个值得推荐的APP,在里面没有找到有关博尔赫斯或卡尔维诺的作品,但是看到有卡夫卡合集,先将很多年前想看而没有看下去的卡夫卡作品补看再说。
第一章有一句平淡的话率先引起我的兴趣:人若总是早起,终有一日会变傻瓜。兴趣不在于这句话本身,兴趣在于我想起来很多年前上学时受到的熏陶,天才是百分之九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然后大家都努力奔着成为天才而去,结果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成为天才,反而成了天使,可能还是折翼天使,并且脸先着了地。
人家作者原话后面还有后一句,可是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九的汗水更重要。就像卡夫卡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说:充足的睡眠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主要在后面,可惜被人断章取义了。
这两句话大概就可以表述我看小说的一个整体感觉,于荒诞中透着真实,而现实世界可能还要更荒谬一些。
天朝新闻曾不止一次报道过,有子女放任自己年迈的父母不管,最终老人被活活饿死。如果写篇小说出来那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揭露社会的丑恶黑暗。人性如此,不过和社会也有关系,如果有健全的养老机制,老有所养,一般人都不会舍弃自己年迈的父母不管,问题是很多人感觉自己处于几乎无路可走境地,就容易走上歧途绝路。
小说主角格里格尔尚未生病时,奋力工作着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重任,当他有一天变成了虫,变成什么其实并不是主要,变成鸡猫狗猪牛羊也一样,重点是他失去了工作能力,不能再向从前一样养家糊口。
家人对他的态度一定会令读者心寒,就连曾经最喜欢他的妹妹也开始嫌弃他,疏远他,但我想换了别人可能也会选择同样的做法,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古人早就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们谁都不能和人性去对抗,否则得来的只会是失望。就算天天宣传毫不为己,专门为人的雷锋精神,也不可能感动所有人,然后所有人都变成为雷锋。
这篇现实主义小说,别人说卡夫卡写的荒诞,这荒诞体现在哪里呢?除非用整个人生本来就是荒诞的来解释。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善和爱的存在,但并不排斥看悲剧类型的书,而且悲剧更能引起共鸣。在对格里格尔亲人的一些做法不满的同时,也同样也可以理解他们做法,背后有着很多难以诉说的东西,比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等。人活着还是要不停寻找到自己存活的意义为佳,至于虫该怎么样做就真的不清楚了。
最终结局虫没有再变回为人,而是死掉了。虫活着的时候,家人对虫不好的同时,为了免去良心上的谴责,一致认为自己的孩子或者哥哥已经不再了,存在的只是一只虫,这样无论怎么对待这只虫都是符合道义的。很多时候,人类自己骗自己的本领很是强大,希望以此而得到内心的安宁,让原本不堪的生活可以看起来稍微舒服一些。最后这一点安慰想必连上天也是不忍剥夺的。
反观变成了虫的格里格尔,一直都心怀着善念,不能开口说话但却一直都在为家人着想,这种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亲人间的冷漠、无助、压抑、无处可逃。
看悲剧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能更好的活着。
突然不想推荐了,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同一个人可能在不同时期读也有不一样的感觉。就像在美国的张爱玲,每隔几年就会重读一次《红楼梦》,想来一定是常读常新,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吧。属于自己的那本《红楼梦》,也只有自己去不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