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当断不断,必为所乱”。
可以说,尽管外界的环境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都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人深思熟虑后所下的决心,才是主宰自己人生的主要力量。
要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除了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一种坚定的决心,向着一个目标不懈努力,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巨鹿之战为例。秦朝末年,巨鹿之战中,项羽领兵击秦救赵。他率军渡过漳河后,将所乘的船全部凿穿,沉下水底,再把军队做饭的锅全砸烂了,全军上下只保留三天的口粮。项羽以此行动告诉全体士兵:我们也没有任何退路,只有战胜敌人,否则必死无疑!士兵们身陷绝境,求生的斗志被激发至巅峰状态,与秦军相遇,个个奋不顾身,无不以一当十,锐不可挡,杀生震天,将人数众多的秦军杀的溃不成军。经此一仗,项羽奠定了他西楚霸王的基业。这就是“破釜沉舟”典故的来由。
可见,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决心,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虽千军万马吾往矣”的状态,通常会发挥出超长潜力来。
所以我们要想掌握自己的人生,就要增强决断能力,任何时候都要有一种把握自我的决心和勇气。正如法国拿破仑所说:最大的智慧是坚定的决心。
这种决断能力,可以通过自我磨炼而得到提升。
大自然中的动物们,由于它们没有情绪的干扰,只知道凭着本能去捕食,行动果敢,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在这方面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虎视眈眈”这个成语,可能大家都知道。“眈耽”是注视的样子。这就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又像老虎攫食那样,盯住一物则专一而不二,内心恒定,不急不躁,继续而不歇,非达到目的不可,这样子才没有什么过错。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这三者形成了一个在身内发号施令的小王国,其中心为国王,处于主宰地位。假如经过谋虑,得出某一个看法,但此心却被各种杂念纠缠住,不敢批准的话,就必然表现为顾虑重重、患得患失,决断不了。
希望我们能提振起“真心”,如明镜,似止水,上下一心,肝胆相照,洞察事情的前因后果,做出正确、有力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