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作家迟子建


做为一个文科生,一个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人,一个致力于身心安顿工作的人,这些年似乎很少被哪个作家的小说真正的吸引和征服。

我认同每个人都要读小说,可是却少有让我能真正读的进去的作品。张艺谋导演说过,现在之所以好的电影越来越少,是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好的文学作品是影视剧的来源。

从作品的写作上,朴实、农村题材的更容易接受,这是我所熟悉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是个恋旧恋根恋过往的人,我更倾向于深度挖掘和共情我来时的环境。

对于文学作品,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和容易接受的形式还是散文。中学时被语文课本上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深深的吸引,熟背了好几个段落: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那时倒是也被《平凡的世界》、《人生》、《三侠五义》等小说吸引过,这也让我想起我其实一直有个侠女梦,因此一直对功夫、武术是有情结的。

古代文学总是有些遥远,虽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终归有隔着什么的感觉。70年代以来的文学又总觉得写的浮躁、不够深刻的感觉,所以再往前推值得学习和阅读的就是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了。

在五六十年代的人中,余世存和张曼菱都是我喜欢的作家,是精神导师一样的存在。另外,迟子建和她的作品肯定也是一个靠前的选择。

最早知道迟子建,是因为我的室友写过迟子建的论文。后来《额尔古纳河右岸》被董宇辉卖出了五百多万本,我在之前就买了这本书,却没有读完,但是迟子建的个人气质和魅力是我喜欢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算得上董宇辉的直播间最推崇的书籍,他说多卖一些书,帮迟子建老师赚一些养老的钱。

当然,以迟子建的身份和影响力养老钱根本不用担心。64年出生的她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

她的主要成就: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2003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知道她的写作习惯,写作就是她的工作,她的写作都是在正常的上班时间,正常的吃午饭和晚饭,有时自己做,有时会去妈妈家吃。了解过她和丈夫的感情故事,感慨这么深厚的感情和世事无常。她深爱着自己的家乡,也用了很多的笔触描绘自己的家乡。

因为自小生活的环境,所以迟子建对大自然有天然的敬畏,骨子里信仰万物有灵,即便是路边的一块石头都不会贸然坐上去。人在宇宙间的存在只是一个瞬间,而大自然的万物确是亘古的存在。这样说来就对她的作品有了更不一样的看法和视角。

有深度和高度的作品,就需要有阅历,有阅读、思考的积累。好的作家往往有不平凡甚至悲情的经历,我一度觉得很让人悲伤,但实际上任何领域有成就的人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人生历程。

拿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来回报自己的摸爬滚打,才算对得起曾经的悲凉。有人说作家都是治疗师,首先治愈了自己,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