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去恶来自于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中王阳明说:物无善恶,在心如此,在物亦然。
物无善恶,物没有善恶 没有二元对立,物也没有好坏 高低 对错 美丑 胖瘦。
在心如此 在物亦然,心物一元 心即是物 物即是心 心外无物。所以一切事物都没有内在的意义。
有内在的含义,就意味着有好坏 有对错 有标准。但一切事物是没有好坏 对错,没有是非标准的,也就是无善无恶物之体。
所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因为物无善恶,在心如此,在物亦然。
这就引申出来了无善无恶理之静,心之本体 也就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所以天理是清净和平的。
换成另一句话,因为无善无恶,所以天理本自清净 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这也是王阳明讲的,
无善无恶理之静,因为物 心是无善无恶的,善恶全不在物 只在汝心。
善恶只在汝心,也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你的念头在评判 在分别善恶,
但事实上物本身是无善无恶的。物本身既然无善无恶,那一切事物你都应该都是清净的,
你看到 听到 闻到,你的五感所感知到的一切,你的心应该是清净的,也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无善无恶理之静。
再换句话就是,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因为理之静,就是你本来是清净和平的,那你就是不动气的状态,
不动气的状态就是没有情绪的状态,也就是不管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闻到什么,眼睛 耳朵 鼻子所有东西给你带来的讯息,你都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心不在焉,你是看到好像没看到 听到好像没听到,也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应该都是这么个状态。
所以不动于气,是无善无恶的状态,所以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所以再延伸到为善去恶,为善去恶最关键的一句话,循理即是善 动气便是恶。
循理,因为无善无恶理之静,天理是本自清净和平的,因为理是不分别 无善无恶本体的状态,
所以循天理就是清净和平的状态,循天理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状态,循天理就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心不在焉的状态,
不管你看到 听到 闻到什么,如果循天理,你看到 听到 闻到都是和平清净的,也就是不动气。
动气呢,动气便是恶,有情绪就是恶,就是你看到 听到 闻到什么,你动气了就是恶,
你眼耳鼻舌身意给你带来的一切资讯让你起情绪了,有情绪动气便是恶,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为善去恶,因为为善去恶是格物。
为善去恶是什么呢?善是循理,恶是动气。所以为善去恶就是由有情绪的状态来到没情绪的状态。
换句话,你原来看到这个事情你很生气,让自己变成再看到这个事情不生气了,这叫为善去恶。
你原来听到一个消息很恐慌,让自己变成再听到这个消息不恐慌了。你原来想到一个事情很焦虑,让自己变成再想到这个事情不焦虑了。这样的过程叫为善去恶。
所以为善去恶,让自己由有情绪来到没情绪。所以为善去恶是针对情绪做功夫,就是释放自己的情绪。
当你有情绪就是必有事焉,肯定有一件事激发了你的情绪这叫必有事焉。
必有事焉就是等着,等着情绪来找你,信念会来找你的。
不要深挖信念,深挖是小我的把戏。没情绪时怎么办?没情绪,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