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火出天际,让假期人们的味蕾跃动不已,如果不挤着去淄博,自己来一次自力更生的烧烤是什么样子?
主意敲定时已经是上午九点半,哥哥马上去买羊肉,弟弟准备烧烤所需器材,担心东西不够,还买了一个鱼锅,于是,把铜火锅也带着。
老家常年不住人,没有任何锅碗瓢盆,所以,凡是所需,都需带着。
弟弟用木柴生木炭,我们则调馅穿串。
第一次操作,生肉软软的,铁钎子又有超级可怕的尖,使不上劲,还很恐惧,非得手把手的教才学会。
首先,钎子顶端要留出一寸多长,是留出搁在烤架的长度。手拿的一端,不要超过螺纹。
长宽不同的肉,长着串,有滴铃铛浪的肉,就缠在钎子上,肥肉瘦肉相间。肉块之间不要太密实,松散的火烤起来更容易熟。
真是长见识,以前只见过可以吃的成品,现在走进程序,亲自实践,发现学问不少。
大侄子说自己是“专业”烧烤选手,承担“第一棒”。
羊肉串架在木炭火上,新鲜的生肉鲜亮颜色逐渐变暗,肉质也不再那么舒展。为防止肉质变柴,需要刷油。临时拔了一棵油菜叶子做油刷。我也是醉了,创造性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羊肉的油滴在木炭上,木炭会起火头,肉就会有燎烟子味,为防止如此,需要拿起肉串不断向下滴油。
如此,速度就慢一些。
后来,小侄子烧烤时,把一手里的串拍在另一排串上,把我的油给你,你的油给我这样,也不需要刷油了,省事,也省时间了。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诀窍,都是为了木炭不起火头,不燎烟子味。
接力棒一棒一棒,串不断拿回去,生肉串越来越少,我也蠢蠢欲动起来,必须学一学。
照猫画虎不难,可是,不好判断生熟。侄子说,看颜色,发黄肯定熟了。撒孜然和辣椒面后,一定要再烤一次,这样味道才更好。
著名的吃播博主魏巍也告诉淄博烧烤老板这个规律,没想到,侄子们比淄博烧烤老板懂得还早。
聚餐固然快乐,但是,边做边吃的乐趣无限大。做,甚至超过了吃。当然,烤串的人,可以边吃边烤。
屋里有铜锅在涮鱼和青菜,屋外院子里在烧烤,来来去去辗转于两个战场,大人孩子都忙得很呢。
当然,做饭吃饭过程中,还给豆角插了架杆,弟妹还洗了车座子,捎带拔生菜和苦菊,总之,自己动手做饭为主,偶尔干点活儿,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五一劳动节吗?劳动者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