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关于成功
把一本书上读上50天,并且每天都会写1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我已经写了快六万字的读书笔记了。
这得感谢一下我所参加的这个写作系统特训营。虽然有10万的高额的奖金挂在前面,但要真正拿到这个奖金的人,估计自己所付出努力也会将自己训练成值得拥有这10万奖金的人。
1000天1000篇,并且不能有一次中断。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对于不是以此为生的人,是这样的。罗胖没有中断过他的60秒,他以此为生。正是他的60秒成就《得到》,也是他的死磕,让“死磕”成为了一个流行于天天向上,学学好习的人当中的不服输的代名词。
昨天听万维钢讲关于巴拉巴西的《成功公式》这本书。巴拉巴西把成功设定成为了一个公式。
单个项目的成功,由两个变量决定。
第一个变量叫 r 值,r 代表想法的好坏。r 值越高,这个想法如果能实现的话,它的影响力就越大。
第二个变量叫 Q 值,代表你把这个想法实现的能力,也就是你的执行力。
用 S 代表成功,那么巴拉巴西告诉你一个公式:S = Qr.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但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巴拉巴西等人发现了测量 Q 值的方法。他们能评估每一个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之中,Q 值是怎么变化的。
结果非常惊人。人的 Q 值,并不随着年龄变化。
这几乎是一个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的素质,从研究生涯开始一直到老,你的创造性和执行力始终是固定的。这个结论令人难以接受,巴拉巴西他们的论文换了八个审稿人都表示不能理解。
你会不会觉得,40岁时的你与20岁时的你,在实现想法的能力上一样?
恐怕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认同,但书中的答案就是这样的。因为爱因斯坦也这样说。不过,作者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坏消息,因为还有个好消息是——Q 值虽然不提高,但也不会降低。
也就是说只要你还愿意干,你就还能干得一样好 —— 你就还有机会。耶鲁大学教授约翰·芬恩(John Fenn)到六十多岁了还没做出重大发现。耶鲁看他 Q 值不高,希望他赶紧退休,把他的实验室和办公室都给收回了。但是芬恩不服老,换个地方继续干,终于在67岁这年取得突破,提出对生物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然后一路高歌猛进一举获得2002诺贝尔化学奖。
所以成功并不在于晚与不晚,而在于你服不服老,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会不会向命运低头。
关于成功之后,应该做什么,万维钢老师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故事来讲述。他说中国的一些作家对“成功”始终有一点负面印象,认为我们中国文化总是觉得争名夺利是不好的,应该“功成、名遂、身退” —— 我认为这个潜意识,是中年懈怠的重要原因。中国老百姓可能会说,你该得到的都得到了,现在还图啥呢?
但在国外,象《哈理·波特》的作者J.K.罗琳,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完全会反问,我是一个作家,不写我干啥呢?
记得罗胖好象也没说这样的话"不讲我干什么呢?",再过两天就是罗胖的跨年演讲了,这个胖子就是那个发明“死磕”一词的人,所以,你完全可以叫他“死胖子”。死胖子说,他的跨年演讲要讲二十年。即使能上台讲跨年演讲的人,已经很成功了。
敬佩他。
庖丁解牛与成功学
有的,刀工是一个必须要“死磕”才能生巧,而用刀就在于用个“巧”字,不死磕练习,怎么能熟练?不熟练怎么能生巧?
“庖丁解牛”这个词估计大家都听说过,但知道是什么样的故事的恐怕不多。而这个二千多年前的故事,恰恰就与二千多年后的“成功公式”重合了。
庖丁解牛是庄子在《养生主》里讲的一个寓言故事,在故事里,庄子就对先秦时期的切割之术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既合乎《桑林》(商汤时代的乐曲)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尧帝时的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哇,好啊!你杀牛的技术怎么竟如此高超?”
厨师放下刀说:“我所爱好的,是万事万物间的规律,已经超过技术本身了。最先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都是牛;三年以后,我眼里的牛已经不是整头的牛了。”
“现在,我杀牛的时候,完全是凭精神和牛接触,都不用眼睛去看,完全根据牛天然的生理结构,击入牛体筋骨之间的缝隙。顺着空隙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头呢!”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他们依靠的是用锋利的刀刃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会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来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骨节的空隙,宽宽绰绰的,刀刃的运转就显得很有余地。因此,十九年来,刀刀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即使如此,我每当在碰到伤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时,我仍然小心翼翼地,全神贯注,动作轻缓,下刀也很轻,然后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每当完成这一过程后,我就提着刀站起来,巡视四周,心满意足,然后才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庄子很厉害,文章写得出神入化。这本书的作者白玮也很厉害,白玮用他对庄子文章的理解,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庖丁解牛的神奇刀法和关于他解牛的境界的故事。
虽然,白老师是在讲美食哲学。但在我看来,知识是一张巨大的网,知识与知识之间是纵横交错的,彼此呼应的。站在思想的高峰上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对这张网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加上他们强大的运算能力,他们总能悟出一些常人所不能感知的问题,直到读到之后,才会恍然大悟。
所以,不论是庖丁解牛,还是现在的成功公式。我们都能看出来,持续地做一件事的意义,远远大于做的本身。厨师最初解牛时,也与凡人一样。只是他持续地做了一件事,并且每次都满怀敬意。他才能因为解牛而被记住。
成功也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