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内部的制衡和反制衡
摘抄句子:
1.在我们的记忆里,所谓的“批判现实主义”,说白了就是批判金钱主义、资本主义、欧洲主义和美国主义。
2.在莫泊桑的项链里,我首先读到的是忠诚,是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家庭,对社会的基础性价值-也就是契约精神的无限忠诚。“借东西要还”这种契约精神既是公民的底线,也是生活的底线,这个底线不可逾越。在丢了项链后他们的内心也没有跳出契约的动机,所谓的惊慌和恐惧,骨子里是践约的艰辛与困难,同时也是契约的铁血与坚固。契约精神是民众的集体无意识,正因为路瓦栽夫妇在践行,项链的悲剧才得以发生,悲剧才成为可能,悲剧才能够合理。
项链其实是“文明的”悲剧。
3.玛蒂尔德的耐心
十年,莫泊桑给玛蒂尔德判了十年,显示了玛蒂尔德的耐心。
当代中国是没有耐心的,热衷于快,我们喜爱的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人心惶惶,争先恐后,汗流浃背,我们失去了优雅、淡定、从容和含英咀华般的自我观照。没有耐心,极大地伤害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气质。
耐心有它的标志,-我们还能像还钱一样耐心地挣钱,我们还能像挣钱一样耐心地还钱,就像玛蒂尔德所做的那样。挣钱的态度决定了还钱的态度,还钱的态度也决定了挣钱的态度。挣钱和还钱都特别重要,没有人只挣不还,也没有人只还不挣。要好,两头都好;要坏,两头都坏。
4.莫泊桑所采用的线性极为明了,项链经历了假-真-假。如果将小说的线性做一次调整,变成真-假-真,能不能构成小说的戏剧冲突?这个线性关系不可思议,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方式是求真,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目的也是求真。所以,真,或者说,求真,是人类心理的基础、认知的基础、审美的基础和伦理的基础,最终,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真”会使我们平静、愉悦,而“假”则会给我们带来震惊与恐慌。所以,现实主义的戏剧冲突只能依靠“假”对“真”冲击来完成,而不是相反。
《项链》正是在“真”这个基础上所产生的故事。当莫泊桑愤怒地、讥讽地、天才地、悲天悯人地用他的假项链来震慑读者灵魂的时候,他在不经意间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他的世道和他的世像,是真的,令人放心,时可以信赖的。
总之,毕飞宇的解读,是一首有关项链的赞歌,不管路瓦栽夫妇还是佛来思洁夫人,都是让人放心的。他们身上有一种本真的东西,用结局项链的“假”开冲击“真”,人是经得住“真”的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