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读朱永新先生《让孩子创造自己》的第五天。
今天读的是小章节教育需要人格平等的。他说家长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贬义词。说实话我并不是很认同,但是短短的几行字看下来,我被他说服了。
我们经常会和孩子说,我是你的父母,我要为你负责,我说的做的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看上去没有什么毛病,实则却是在家庭教育这方面,缺失了人格的平等。我们和孩子站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哪怕我们的语气再柔和,我们所做的方式本身就是专制的,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说话。原本习以为常的行为,原来对孩子是有伤害的。恍然大悟的时候,想说我自己一定要改正这样的坏习惯,让平等充实在我和孩子之间,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而后的第二小章节爱是有节制的。我一直觉得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限的,不需要任何回报的。但是爱怎么会有节制呢?一共就五行字,数数的话也不过100上下吧。先生说,这个爱的节制表现在帮助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要注意分寸,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要有节制。我们可以帮孩子做事情,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教孩子做事情,不是把孩子变成我们的提线木偶,让我们完全掌控孩子。当然也不能把我们变成孩子的傀儡,任凭孩子来摆布。这份节制是有必要的。
今天读的章节显然不多,时间够不上是一个原因,更多的是这两个小章节给我的感受很深,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再读更多的章节,让我的思绪变得更加的凌乱。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对孩子的好,以及我们对孩子的说教,其实是需要我们来思考的。但是往往我们思考的人并不多,因为这是惯例呀,为什么要去想这些惯例呢?
读了先生的小小章节,我明白了。不是我们不去想,而是我们忽视了身边的细节,只有把细节注重起来,从点滴开始改变,才能真正的让孩子创造自己,才能真正的让父母更贴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