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英国艾克斯特大学和美国波士顿马哈佛麻省总医院合作开展的一项大型基因数据分析研究,显示揭秘了部分人体内部生物钟的工作机理,为阐明解释由于生物钟紊乱引起的精神健康和疾病带来了福音。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沟通》杂志上(Nature Communication)。研究结果显示,那些由基因编码决定习惯早起的人,可能导致幸福感更强,可能更低风险罹患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schizophrenia and depression)
尽管研究人员原先推测早起或者晚睡,结果显示没有发现这种作息生物钟规律与糖尿病和肥胖症有任何直接的强联系。
2
这项研究是由艾克斯特大学和哈佛麻省总医院的联合研究,是由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提供资助的。(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U.K.)
研究解释了在帮助身体遵守生物节律时间中视网膜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发现了遗传基因决定习惯早起的人的基因点从24个到351个。
艾克斯特大学医学院的迈克尔.威登(Michael Weedon)领导了这项联合研究。他说:这项研究挑选出大量的基因可以进行详细进一步深化探索,可以帮助发现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生物钟节律。
他们发现,大量的证据表明,夜猫子可以导致高风险罹患精神健康的问题,比如精神分裂症和较低水平的精神幸福感觉。
研究是由23andMe 公司采用25万美国研究参与者的数据,45万人英国生物银行的基因数据进行的。每位研究参与者被询问是习惯早起的人或者是夜猫子,然后把他们的基因组被用来分析基因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睡眠模式的。
3
研究使用了从英国生物银行85000名手带腕表追踪器的人睡眠中搜集的信息。这些信息显示,研究人员发现的基因变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清醒时间达到25分钟,可以把一个人的清醒时间从早上8:00改变到8:25。
研究人员发现的这些基因点可以影响睡眠时间,但不能影响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
研究人员确定的基因点,包括那些影响我们身体生物时钟的中心,也包括生物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也有大脑和视网膜的基因表达。生物时钟周期稍微长于24小时自然时间周期。
视网膜连接可以帮助解释大脑是如何捕捉光线信号,然后重新设定每天的生物时钟与24小时周期一致。
我们身体时钟受到基因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人造光线的曝光程度,以及人们的工作和日常活动情况。
我们的生物时钟影响一系列的分子作用过程,包括荷尔蒙水平和身体温度,以及人们的清醒和睡眠模式。
4
大脑生物钟机理的发现,赢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但是,对于生物钟是不是影响罹患疾病的风险,仍然所知甚少。
研究显示,为什么一些人习惯早起,另一些人是夜猫子,是因为大脑对外部光线的反应,以及内部生物钟的自然功能发挥。
基因点上的一些微小差异,可能导致人们生物时钟的显著变化,从而潜在改变疾病和精神健康失调的风险程度。
通过了解人群睡眠和活动时间的基因,可以提供一些极端睡眠失调状况下的治疗方案。(advanced and delayed circadian rhythm disorders)可以帮助一些个体内部时钟紊乱的人,开发出精准的个体化的干预方案。
这项研究的意义,也许在于研究的标本范围是迄今为止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