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凝式《神仙起居帖》——古代醫學按摩口訣


《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书写的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方法,文体近似口诀。

内容如下: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

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

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

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

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

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

诗中是说不拘行住坐卧,先用手按摩胸肋和腹部,胸腹通畅了,然后两手摩靠于小腹部,这样前边按摩完了,再按摩肩膀和背部,待前后全部按摩过了,就把两手攥成拳头按摩后腰眼(即肾部);

这样按摩得舒服慵懒都不想动了,就要意守丹田,作丹田呼吸;这种锻炼方法不拘时间地点、白天黑夜都可以实行,功夫越勤越好,锻炼的岁月长久了,功夫积累有成就了,你也就成了神仙啦!

这里“家人”指的是《易经》里头的一卦,“风火家人”。在修炼理论中,“风”代表呼吸,“火”代表心意,把心意守于丹田,然后利用丹田呼吸也就是“风”把“火”扇旺,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人体的生命机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下图为《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杨凝式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21.2cm。草书8行,共85字・请欣赏。


(建议拉至图片最下方,将手机横屏,由右至左欣赏。)


释文:“神仙起居法。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彻膀腰,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乾佑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処传,杨凝式(下一草押)。”

后纸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张孝思题记及无名氏行书释文5行。卷前右下角有明项元汴“摩”字编号。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紹興”、“內府書印”,明杨士奇、陈淳、项元汴,清张孝思、陈定清内府等鑑藏印。

此卷最早为宋高宗内府之物,后入贾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经“江阴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编》),《清河书画舫》又称“郡人王氏所藏”,明代为项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时进入内府。

书法由唐到宋,杨凝式是一转折人物,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未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汨没者。”

此幅小行草书是杨凝式七十六岁时的作品,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

书字的结势于鼓侧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


此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