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说说那些三月里,在江门应节的菜

石菜

三月天里的江门,天气开始回暖,多雨,潮湿,到处滴水的回南天在这个月就会发生。

一到有雾的潮湿天气,江门人的餐桌上多半都会有这两道菜,一种是河蚬,另一种是石菜。

这两种食物,在江门人看来,都跟雾有关。我们认为河蚬吸了雾,就会长得又肥又嫩,于是,雾天便到了,就是最合适食用的时候。而石菜,则是因为我们认为在雾天里,雾气有毒,吃了石菜可以解雾毒。至于是不是真的,我们也没去考究,只是觉得,这个时候,蚬是真的肥美,石菜也真的好吃。

先说石菜,学名叫莙荙菜,我没有找不到莙荙菜的含义,只是听说过“莙荙”就是说它叶子特别发达的意思,是与不是也不大知道。别的地方因为石菜的叶梗厚,就叫它做牛皮菜的或者厚皮菜的。

牛皮菜,顾名思义,是说菜叶又厚有大,如同牛皮。不过,在江门,也会把它叫做“猪乸菜”,我在新会的姨妈叫它做“雀菜”。

刺苋菜

石菜在旧时农村是用来喂猪的饲料,所以就叫它猪乸菜了。那么叫雀菜,是不是就因为是用来喂鸟的呢?姨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说,石菜从前也是用来喂鹅的。

对于石菜,老公说他在小时候是非常地嫌弃的一种菜。他说在春天的时候,家里种的石菜就疯长,每天都是吃不完的石菜……大概就像是汪曾祺老先生说的:“也还不太难吃,但是顿顿吃牛皮菜,是会叫人“嘴里淡出鸟来”的!”

至于石菜添上一把绿豆,加上猪骨慢熬,说是能去除雾毒,就被认为是春季里面最合适的食法。

除了石菜,当季还有刺苋菜。刺苋菜,顾名思义是有刺的,在江门还会被叫做“马屎苋”。

春天的刺苋都是嫩嫩的,而折断后的茎叶散发出来的带着清新的野菜气息,气味是很好闻的。

春天的刺苋采摘下嫩茎叶,用沸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洗后,就可凉拌、炒食或做成干菜了。味道和口感一点儿不输红红绿绿的苋菜,而且,在气味上,似乎也多了些香气,感觉更胜一筹。

荞仔

在开平地区,每年逢春分那天,乡人就去田野采摘刺苋菜。要用嫩绿的,细细的,仅长到有巴掌那样长短的才可以用来做春汤。

采回的刺苋菜与鱼片“滚汤”,就美名曰为“春汤”。春分这天吃,就叫做“春分吃春菜”。据说在这天吃了春汤,就一年全家老少都会平安健康了,正所谓就是:“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还有荞,这个真的是五邑地区清明前后的应节菜了。这个时候的荞,因为嫩被称为“荞仔”,就是有小而嫩的意思。

过了这个月的荞就会变得又老又韧,不能用来清炒了。荞仔、萝卜干加上烧肉这几种混合在一起炒,口感就是特别的爽脆,咬起来咯吱咯吱地响个不停,肉香和荞的清新让人停不下口。喜欢吃荞的话,就不要错过了。

簕菜

还有恩平人最爱的簕菜。簕就是“带钩”的意思。这种小野菜,长在山沟,枝节间带刺,刺呈弯钩状。品尝簕菜,吃的时候还要避开小刺,只吃菜叶。

簕菜只有在清明时候最为鲜嫩,连尖刺都是一嚼就烂,过了这个时候,吃簕菜的时候就要很小心,入口以“小心轻放”为上。

簕菜味苦,但和苦瓜一样,味觉上是会有奇妙的回甘。恩平人对簕菜甘之如饴,他们认为簕菜的口感根本不是苦,是甘,回味更是清香甘甜可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年春天,一到有雾的潮湿天气,江门人的餐桌上多半都会有这两道菜,一种是蚬,另一种是石菜。 这两种食物,在江门人看来...
    木子罗阅读 9,949评论 20 122
  • 粗壮的叶梗,大大的叶子,带有滑滑的口感,常见的豆腐菜在我的家乡叫猪乸菜,也叫石菜。有说它的学名叫莙荙菜,“莙荙”据...
    木子罗阅读 6,798评论 8 45
  • 江门人在春天里喜爱煲的汤,就是石菜绿豆猪骨汤了。 石菜,江门这边会叫猪乸菜,即是北方的莙荙菜或者牛皮菜。生得叶大梗...
    一知熊猫阅读 5,259评论 1 18
  • 牛皮菜,学名叫莙荙菜,在广东江门本地叫石菜,也叫做猪乸菜,也有叫猪婆菜。不知道为什么会叫猪乸菜,也许是因为这个菜在...
    一知熊猫阅读 7,338评论 3 11
  • 起名真是个难事 前言 现在上户口或者出生证明上使用的字要求必须符合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在网上找了各...
    笨鱼天阳阅读 8,22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