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皇帝都有数量庞大的后宫,徽宗也不例外。
后宫就像朝廷一样,也讲尊卑贵贱,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的妻妾分成若干个等级,享受不一样的尊崇和物质待遇。
宋朝后宫的等级如金字塔一般,越往下越庞大。
皇后一人;
妃四人,从上向下依次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嫔十七人,从上向下依次为太仪、贵仪、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婕妤若干;
美人若干;
才人若干;
贵人若干。
贵人以上算皇帝的正式妻妾,当然皇帝可以随时临幸宫中的女人,有些没有进入“编制”,可以先晋一个命妇的封号,可以理解为皇帝妻妾的预备队。比如真宗的宫女李氏生下仁宗后晋为崇阳县君,后来又生下一个女儿,才进封为才人。
(宋徽宗《闰中秋诗帖》)
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位在世的皇后。还在端邸的时候,徽宗娶了王氏为妻,登基后就将王氏册封为皇后。王皇后出身小官僚之家,地位不算显赫,也不太会媚迎男人,因此并不受宠。皇后是后宫的大管家,然而王皇后并不能震慑后宫,反而被宦官诬陷有不可告人之事,徽宗将王皇后拘禁调查,最终证明是场冤案。所幸王皇后侍奉徽宗比较早,得以给他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就是钦宗赵桓,女儿封崇国公主。大观二年,王皇后薨,年方二十五岁,谥静和。这个谥号极其普通,从中也可以看出徽宗对她不咸不淡。高宗时改谥显恭。
徽宗刚即位时,向太后将身边的两位侍女赐给徽宗,显恭王皇后就是从这个时候失宠的。这两位侍女分别姓郑和王,刚到徽宗身边时仅得到郡君的封号。建中靖国元年二人得封美人,她们晋升不仅因为得宠,主要是为徽宗生下了儿女。郑氏生下了第二位皇子和五个帝姬,不幸的是儿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王氏育有五个儿子、三个帝姬,在徽宗所有妃子中生育数最高。虽然王氏更能生育,但她进封美人比郑氏晚了两个月,此后封号始终在郑氏之后,在新皇后竞争中处于劣势。大观四年郑氏晋为皇后。
郑皇后出身卑微,不是一个奢华的人,政和元年举行皇后册封礼时,有关部门研制了新的冠服,郑皇后觉得冠珠过多浪费国用,执意使用过去的标准。郑皇后生性端谨,她的侄儿滥用职权,收受贿赂,郑皇后向徽宗建言让御史弹劾他。郑皇后还是一个大度的人,刘贵妃薨逝,徽宗伤心不已,想要追封她为皇后,郑皇后顺应徽宗,表请对刘贵妃施以褒崇之礼,令徽宗十分感动。徽宗一生为郑皇后写了许多诗词,被天下人传唱。北宋灭亡后,郑皇后随徽宗到了北国,五年后崩,谥显肃。
(本文选自《宋徽宗:皇帝、艺术家、俘囚》,最新上架》)
王氏虽逊于郑皇后,但最终也被封为妃的最高位——贵妃。她生育的五个儿子中,赵楷是徽宗的第三子,在存活的弟兄中仅小于太子赵桓。赵楷非常有个性,政和八年,他混入科举队伍参加考试,居然得了个状元。这样富有才情的儿子理所当然受到徽宗的宠爱,所以朝中一度盛传赵楷与赵桓争夺皇位,但传闻终究是传闻,徽宗从没有在公开或私下场所里表态打算传位于赵楷。王贵妃的另一个儿子赵枢封肃王,靖康元年金军第一次围汴京时,赵枢被质押在金营,后被金军带到北方,再也没有回到中原,成为第一个被掳走的皇子。
后宫妃嫔以能给皇帝生育为荣,这样意味着自己能够得到较为尊崇且稳固的地位。尤其在宋朝,皇帝子嗣不蕃,仁宗因为没有儿子又迟迟不愿收养以致于在朝中掀起旷日持久的波澜。然而徽宗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在位期间生下来六十五个子女,其中三十一个儿子,三十四个女儿。三十一个儿子中有六个早夭,比较宋朝其他皇帝,这个夭亡率是极低的。
刘贵妃大约是徽宗一生最为宠爱的女人。贵妃在徽宗即位当年入宫,入宫即大幸,育有三男三女。政和三年,刘贵妃年方二十七岁,身体不适,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指着庭院里亲手种植的芭蕉树,伤感地说:“我见不到它长大了。”左右侍者告于徽宗,徽宗以为贵妃只是小恙,没有在意,等他慢吞吞赶到贵妃寝宫,贵妃已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为了弥补内心的遗憾,徽宗追封刘贵妃为皇后,谥号明达懿文,后世称为明达皇后。皇帝在皇后在世的情况下封另一个女人为皇后,徽宗之前只有仁宗这样做过。
(宋徽宗《腊梅双禽图》)
徽宗对明达皇后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漠。《铁围山丛谈》记载,明达去世三四年后,徽宗依然伤心不已。蔡絛上奏,他询问过道士王老志,说明达皇后是上真紫虚元君,并数次在他们之间传递讯息。道士林灵素认可了王老志的说法,设坛用飞符召唤明达皇后。他向徽宗报告说,明达皇后正在参加西王母的宴会,马上就会赶过来与徽宗会面。据说徽宗真的见到了明达皇后,她看起来相貌并无变化,二人聊了很久明达皇后才重新飞回天上。
这当然只是传奇!听起来更像另一对情侣的故事——唐玄宗和杨贵妃。唐陈鸿《长恨传》:唐玄宗从西蜀回来后,被尊为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仍然念念不忘杨贵妃。有位道士自言能召致亡魂。唐玄宗大喜,令他寻找杨贵妃。道士在东方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原来贵妃乃天宫仙人。杨贵妃虽然没有随道士到凡间与唐玄宗直接对话,不过问了许多别后情况,并让道士代向玄宗道谢。
实际上,在帝王中,如果说徽宗与后唐后主的遭遇相仿,毋宁说他与唐玄宗的人生更为近似。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宋徽宗也有大观年间励志振兴的努力;天宝年间国库丰盈、四海晏然,唐玄宗因此怠政,政和、宣和年间大宋繁华,徽宗因此变得奢靡;二人都抑佛崇道;二人都重视文化且擅长艺术;二人都子女蕃盛;二人都是情种;二人在位后期都经历了猝不及防的战争并因此使帝国衰败,国祚虽得以延续但残破不全、苟延残喘。
(同一系列的另一本图书《司马懿:忍者为王》)
徽宗宠爱的还有另外一个刘贵妃,很小就进入宫中,因为与明达皇后同姓,尽管二人年岁相仿,仍然被收为养女。小刘妃育有三男一女,在明达皇后死后被册为贵妃。小刘妃擅长打扮,她穿戴的服饰能很快传遍京城,成为富家女效仿的时尚。常到宫中走动的道士林灵素对小刘妃十分惊艳,对徽宗说她是天上的玉真安妃下凡,还画了画像供在神霄帝君的一侧,此后宫中都称她为安妃,徽宗专门建玉真轩为安妃居处。安妃的美貌让胭脂堆里的徽宗也骄傲不已,甚至不顾体统向臣下夸耀。宣和元年,他在宫中保和新殿设宴,赴宴的有蔡京、王黼、童贯等。酒过五巡,徽宗兴致正高,吟诗道:“雅燕酒酣添逸兴,玉真轩内见安妃。”诏蔡京补齐下句,蔡京对曰:“保和新殿丽秋晖,诏许尘凡到绮闱。”大家以为能够见到安妃,内心雀跃。谁知徽宗将他们领到玉真轩妆阁,只看到了安妃的画像。蔡京颇有遗憾,吟诗谢奏:“玉真轩槛暖如春,即见丹青未见人;月里姮娥终有恨,鉴中姑射未应真。”徽宗大度地笑了笑:“卿是姻家,自应相见。”徽宗第五女茂德帝姬嫁给了蔡京的儿子蔡鞗,所以徽宗称蔡京为姻家。蔡京如愿以偿见到安妃,徽宗还命安妃为蔡京劝酒,蔡京专门作文记述了此事。安妃薨于宣和三年,三十四岁,也赠为皇后,谥明达近比。这个谥号的意思是安妃与明达皇后相近,徽宗还把她们的墓葬在了一起。安妃去世时,徽宗亲自前往吊唁,流下了眼泪,但一位姓崔的妃子却没有伤心的表情,徽宗一怒之下废崔妃为庶人。徽宗还找理由处罚了与安妃有关的御医和内侍。
还有一位妃子不能不提,就是韦贤妃,本来是众多妃子中不太起眼的一个,不过她为徽宗生了第九子,就是后来的宋高宗赵构。母以子贵,韦贤妃被高宗封为皇太后,死后谥显仁。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
徽宗女人众多,她们大部分在靖康二年成为金人的俘虏,从而为后人提供了准确的数字,留下了她们的名字。这时徽宗有一后,四妃,三十一嫔,四十一宠婢,六十七婢。这些不包括已经故去的后妃。
在徽宗众多的后宫女人中,王贵妃给他生了八个子女,还有些生育七个、六个,说明徽宗对她们至少宠幸了十数年,由此可见徽宗对女人和性一直保持着持久的兴趣,并且喜新不厌旧。在野史中,徽宗仍然不满足于后宫的三千佳丽,经常到妓院拈花觅食,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京师名妓李师师。
最早记录徽宗与李师师的是元代修订的宋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以小说的形式讲徽宗朝皇帝、官僚、草寇的故事。书中记述,徽宗深居九重,反不如小民快乐,所以微服出行,去观赏京都市井风景,结果遇见风情万种的李师师,自此不能自拔,经常深夜出宫与李师师幽会。
话本类似于小说,内容不能作为史料证据。不过据《宋史》,秘书省正字曹辅曾经上过一道奏章,批评徽宗乘小舆出入尘陌。第二天,徽宗让宰执质问曹辅何以知道皇上行踪,曹辅回答说:“里巷细民无不知者。”意思是大街小巷都传遍了,换言之,曹辅只是道听途说。不过徽宗经常微服出入蔡京家,蔡京还写了谢表:“轻车小辇,七赐临幸。”街谈巷议恐怕是从这件事上生发开去,添油加醋。明代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说徽宗受到蔡攸的蛊惑,微行都市,也会到妓馆、酒肆游幸,不过并没有提供证据支撑。
李师师其人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秦观、晁冲之诗词中都有提及,靖康中金人索要的妓女名单中就有她的名字。徽宗微服出行太师府为史料所记载,他多情好色喜欢女人更是尽人皆知,坊间将这几条联系起来,便形成了宋徽宗与李师师的趣话,虽是子虚,倒也符合徽宗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