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而非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制定(他在位期间制定的是《贞观律》),故选项A错误。
北齐为维护封建国家根本利益,在《北齐律》中首次规定“重罪十条”,是对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的总称。所谓“十恶”是隋唐以后历代法律中规定的严重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常赦不原”的十种最严重犯罪,源于《北齐律》的“重罪十条”。隋《开皇律》在“重罪十条”的基础上加以损益,确定了十恶制度。唐律承袭此制,将“十恶”列入“名例律”中。据此,首次确立“重罪十条”的是《北齐律》,首次确立“十恶”的是《开皇律》,均非《永徽律疏》,故选项B错误。
《永徽律疏》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故选项C正确。
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中明法科考试也无统一的权威标准的情况,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条义疏奏以闻”;历时1年,撰《律疏》30卷奏上,与《永徽律》合编在一起,于永徽四年十月经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计分12篇,共30卷,称为《永徽律疏》。据此,《永徽律疏》是对《永徽律》的解释,故选项D前半句错误。《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故选项D后半句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