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巨著,多达70万字。作者说,自己笔下的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而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无疑是他最钟爱的那个。
故事主要讲述了:大卫是个遗腹子,他与母亲以及保姆佩格蒂相依为命。可是没过几年,母亲改嫁给了摩德斯通。摩德斯通和他的姐姐一道,很快掌握了这个家的话语权。他们百般虐待小大卫,并极力剥夺母子之间的爱,致使母亲抑郁而终,大卫也被逼去当了童工。
所幸,他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姨婆特洛伍德。性格古怪但善良的姨婆送他重返校园,并安排他到朋友威克菲尔律师家中借宿。威克菲尔的女儿爱格尼斯十分聪慧善良,两人结下了青梅竹马的情谊。
后来,大卫邂逅了朵拉,两人一见钟情,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朵拉父亲,也就是大卫顶头上司的反对。但不久,朵拉的父亲突发心脏病而去世。
接下来,姨婆又遭遇破产,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了下来。好在,大卫很勤奋,通过写作等途径,逐渐走出了困境。他与朵拉也冲破了阻碍,结成了夫妻。
但生活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这期间,朵拉因身体虚弱,不治身亡。内心悲痛的大卫去了国外,几年后回来时,发现爱格尼斯一直在默默等待,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整部小说虽然冗长,但故事情节紧凑,读起来十分引人入胜,丝毫不觉累赘。它给读者传递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理念。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它的主线、分支很多,而惯常所涉及的亲情、友情、爱情,自然也一样不少。最引起我深思的,是书中的爱情观。何为爱情最动人的模样?通过书中几组爱情的成与败,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一、不幸的爱情各有不幸
1.遇人不淑,必将带来无尽的苦痛
大卫的母亲克拉拉,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尽管前夫给她留了不菲的家产,但驿动的内心总是孤寂的,她需要有人的慰藉。
就这样,摩德斯通不失时机地走进了她的生活。他所觊觎的,无非是克拉拉的美貌与金钱。可惜,克拉拉是不谙世事的,竟未能看透他的坏心思。在对方甜言蜜语的攻击下,很快沦陷。
直到步入了婚姻的围城,摩德斯通的真实嘴脸才暴露无遗。他还与姐姐狼狈为奸,在精神上打压克拉拉,让她觉得自己一无所能,只能听凭对方摆布。
最终的结局,不出意料如了摩德斯通姐弟的愿,他们霸占了大卫家的财产,大卫被赶出了家门,而克拉拉,也如一朵早早凋谢的鲜花,于风中零落。
2.被虚荣心蒙住的双眼,注定识别不了爱的真假
艾米莉是个渔家女,虽然她父母早亡,但舅舅给她的爱和照顾,并不比双亲健全的孩子少。所以,尽管家境不怎么样,但她过的,还是无忧无虑的日子。何况,表哥汉姆对她更是十分疼爱,两人已定下婚约。这种平淡却温馨的生活环境,足可以照见她的将来,安详也幸福。
然而,有着美貌姿容的艾米莉,却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她总是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离开这单调枯燥的渔村生活,去她所向往的花花世界。
与斯蒂福思的相遇,恰好符合了她对于白马王子的幻想。斯蒂福思帅气又多金,口若悬河,很会讨女孩子的欢心。这样的人设,放在哪个少女身上能不动心呢?
当他对艾米莉展开攻势时,尽管与汉姆早有婚约,艾米莉还是不顾一切地扎进了斯蒂福思的怀抱,根本不曾考察过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她天真地以为,对方也会像自己一样爱得那么真挚而热烈。
他们私奔了。当新鲜感和激情退却以后,斯蒂福思很快露出了真面目,他像扔一块抹布一样对艾米莉始乱终弃,甚至将她当做玩厌了的玩具般,转手送给自己的仆人。
如果不是爱慕虚荣,她又怎会轻易就上了斯蒂福思的当?所以说,女孩子一定要懂得自立自强,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才不会轻易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
3.从爱情走向婚姻,光有风花雪月是不够的
朵拉,诚如她的名字,像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鲜艳欲滴,楚楚可人。
她的天真可爱、纯洁无邪,一下子吸引了大卫的目光,也让他萌生了强烈的保护欲。两人都是彼此的初恋,“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故事的开头是那么浪漫而唯美。
但这样的女孩子,只适合被当作女神一般供养着。当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将风花雪月过渡到柴米油盐的生活时,种种矛盾便凸显了出来。
朵拉的生活经验几乎为零,她既不会做家务,也不会管家。那些受雇而来的仆役,也欺负她的无能,背地里做手脚,要么买来的东西不好,要么胡乱挥霍他们的积蓄。
大卫既要工作,还要管理家里的杂务,未免有些焦头烂额。当他想要劝诫朵拉时,对方便会孩子气地大哭大闹,还自诩为“孩子气的太太”,让大卫有些哭笑不得。
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她也曾经努力过。当她买来《烹饪学》书籍想对照着学习时,却实在翻不下去,看到它就感到头疼。最后的结果,是书被用来当做了小狗吉卜站立其上的道具。她也曾尝试着记账,却又在看到那一连串的数字时,因为心烦而哭泣。于是,她很快忘掉了自己的初衷,把记账本上的数字擦掉,转而在上面画起了大卫和吉卜的肖像,并因此乐开了怀。
最要命的是,当大卫在努力前行时,她依然停留在原地。试想,如果没有思想上的共鸣,这样的婚姻还能走多远呢?
有人说“婚姻如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我想,大卫的内心,肯定不止一次产生过后悔吧。
虽说两人因为爱情而结合,但长此以往,可能,曾经的激情也会消磨殆尽。小说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故事中早已做了安排,让朵拉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青春年华。尽管有些残忍,却避免了不堪,胜过以分离的结局收场。
二、幸福的爱情总是相似的
1.平淡从容是最真
特雷德尔尽管出身贫寒,但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他的乐观,也鼓励着自己一直向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不轻言放弃。
而苏菲,同样是普通家庭的女孩,勤劳踏实,没有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她所满足的,就是两人厮守三餐四季,在岁月的流转中慢慢老去。
特雷德尔与苏菲的结合,像极了我们普通人的爱情观,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才能将平凡的岁月也过得充满了温馨的人间烟火味。
尽管物质上并不丰富,但他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普通日子加点甜。一只路边摊上买来的小小龙虾,带回家中就是一顿豪华的晚餐。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一起吃。两人一边吃,一边聊天,交流彼此的所见所闻。这样的画面,足可以用“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来形容,让人的心中也暖暖的。
“晚上,我们就在这个家里,把外面的门一关,拉上窗帘,窗帘都是她亲手做的,哪儿还有比这更舒服的地方啊?”
怎么样?斯是陋室,却充满了爱的气息,透露出来的,是满满的温情。
2.爱你,就是不断鼓励,不离不弃
米考伯夫妇是相当搞笑的一对。米考伯做人,可谓十分失败。因为不善于理财,他们一家的日子,总是被债务缠绕着。
尽管如此,在米考伯夫人的眼里,丈夫依然是十分了不得的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她总是不断地炫耀自己的丈夫,仿佛他无所不能。
哪怕日子已经捉襟见肘了,夫妇俩也十分要面子。吃了上顿没下顿,又有什么关系呢?典当掉一些家产,依然可以凑合着把日子过下去。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仿佛压根就没有“发愁”两个字。
即便因为欠债,一家人被抓进了监牢,也无忧无虑,仿佛一切都船到桥头自会直。
从这对夫妇身上,我看到,只要夫妇同心,这天下,恐怕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果然,故事的结局,他们也果真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这或许是作者要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吧。
3.灵魂契合,方能走得更远
爱格尼斯与大卫初相识时,两人都还处在少年时期。可是,爱格尼斯给人的印象,却是那么知性、恬静和包容,她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懂事,总是扮演着母亲与姐姐的角色,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她有着敏锐的觉察力,能准确地判断出他人的品性。比如,在初次见到斯蒂福思时,便识破了他的伪善,并提醒大卫此人不值得交往。而后来的事实,也果然证明了这一点。
这让我不由联想到了苏轼的第一任夫人王弗。同样都是那么聪慧,善于洞见人心。当苏轼见“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时,因为有她的提醒,才少了些磨难。
对于大卫来说,爱格尼斯就是他的吉神,一盏指路的明灯。每当他面临困惑或不安时,在爱格尼斯那里,总能获得帮助。
其实,大卫一直住在爱格尼斯的心里。所以,多年来,她一直拒绝了众多男生的追求。或许,是因为两人彼此太过熟悉,年少时,总把这种感情误认为兄妹情。直到多年以后,兜兜转转之后才发现,彼此才是对方最牵挂的人。
最后,在姨婆的帮助下,大卫终于大胆地向爱格尼斯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这段灵魂契合的爱情,至此,总算有了完美的结局。
狄更斯说:“在婚姻生活中,再没有比思想不合和志向不投更大的悬殊了”,我想,这就是为爱情和婚姻做的最好的注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