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闻里每天滚动播出各种“互联网+”、“电子商务”、“O2O”……大街小巷,无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谈吐间时不时都会带上几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好似你不提一下这些词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活在21世纪的人。一旦你提到这些名词,聊着聊着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聊到了“创业”这个话题上。
那么,你为什么想要创业?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创业是什么吧。“创业”这个词语其实早已有之。在诸葛亮那个年代,“创业”指的是“创办基业”,也就是建立国家。“先帝创业而中道崩殂”(《出师表》)。今天的创业指的当然不是这个,否则就有颠覆国家政权的嫌疑。在大部分人眼中,“创业”指的就是开公司,并且把公司做大做强甚至做到上市。当然,随着创业这个词频频地被使用,门槛好像逐渐降低了,只要是创建了一家公司,就可以叫做是创业。更有甚者连公司都没有,就只是做代理、加盟、代销,创建了一个微信个人帐号,也自称是“创业”了。
人们为什么都想要创业?多半的人是不满足于现状,想要为自己、为家人创造更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情怀”,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这两者从大体上来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些许不同的地方。小时候家里穷,住的都是十分简陋的房屋,下雨天在屋内都得打伞。那么长大以后,出来外面工作挣了钱,就想要回家乡去盖一栋新房子。小时候家里穷,每天上学都要走五十里的山路去学校。那么长大以后,就会想给家乡修条路,再买两部车。正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经历,注定了一些人会想要选择走上创业的道路。
创业是一条不归路。一旦走上了创业这条道路,结局只有两个,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创业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也听得够多的了。那么接下来,我想举一个发生在我身边创业失败的例子:我爸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就不说是谁了,在东莞开了一家金属加工公司。辉煌的时候曾经在一条街道上拥有五六间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后来因为资金周转不顺,工作无法进行下去,最终关门大吉,还欠下了一堆外债。每次和我爸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老人家眼里总会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暗示说假如我也选择了创业,迟早有一天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通常在说完这段故事以后,父母就要和我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多么重要的诸如此类。
说到这里,有没有会因为害怕失败而打退堂鼓了呢?如果有的话,那你可能就真的不适合走创业这条路了。因为,意志不坚定的人创业是很难成功的。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互联网大佬李彦宏、马化腾以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发表了提案。十分巧合的是,两人的提案中均有出现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内容。可见这一片蓝海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许多新动态。
两人的提案,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有关健康方面,不同的地方则在于,李彦宏的提案更偏向于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而马化腾的提案更注重于网络。
近两年来,可穿戴设备逐渐兴起,Google Glass无疑又开创了一个时代,随后三星推出的Gear、小米的手环等等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最近新推出的Apple Watch更是将“智能设备”推上了风潮浪尖。去年7月在第二届#萌苗沙龙#上,还有极客提出要做智能滑板(据说前段时间已经在上海众筹成功并发布了,在此我也对他表示祝贺)。不过就目前而言,手环的功能并不多,顶多只能算是个计步器。与传统计步器唯一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可以截图发朋友圈,除此之外别无用处。李总的提案则更多的希望开发出手环的更多功能,同时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在政策上的放行。而腾讯之所以有偏向于互联网的提案,也与腾讯的战略有关。不久之前,腾讯以7000W美元高调入股丁香园。丁香园是一家专门做医疗方面的站点。当你得了感冒却不想出门的时候,可以打开这个网站,叙述你的症状,在线等待认证医生的答复。
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应该就是:创业难不难?如今的创业的准入门槛相对宽松,政策上也放宽许多,这让很多人都可以走上创业的道路,创业变得不难了。但是呢,既然能够创业的人多了,就说明创业的市场更加的激烈了,创业就变难了。所以呢,这个问题谁也不好说。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松鼠觉得水很深而老牛觉得水很浅,只有自己试一试才会知道。之前的新闻铺天盖地都是说某某某九零后或是九五后又拿了几千万的风投,还是美金。(奇怪,我为什么要说“又”?)确实,现在的创业环境相比于过去实在是好得不得了。天使投资人这种“生物”我也算是见过几个。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可以看出,如果你的项目有一个好的切入点、有明确的受众人群、比较有创意、未来也有好的盈利模式,要拿风投其实是不难的。投资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投资,要不然叫什么投资人?解决了最重要的资金问题之后,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创业者,就要看创业者如何应对了。
每天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类的明星,引领着整个娱乐圈的走向;在专业领域内,意见领袖和专家往往能用自己的学识引导人们的思维;在网络上,一个人是否有影响力也是由他的粉丝数量来决定的。
在微博上的博主经常会和微博的粉丝互动,发的主题和内容也会尽量的去迎合粉丝们的口味,于是就催生出来许多“非人类”帐号。比如微博上有专门发星座的帐号,有专门发语录的帐号,有专门发冷笑话的帐号,等等。且不说这些帐号的存在本身就背离了微博“记录生活点滴”的宗旨,这些帐号的运营者也就只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了,反正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背后真正的运营者是谁。
然而,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说的粉丝。一个关注,或是一个收听,毕竟只是一层弱关系。要从“粉丝”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粉丝,还需要多下功夫。
试想一下,在你的身边,有这样一种人,TA可能是你的好朋友,也有可能是你的亲戚,甚至是你在网络上认识的从来没有见过一面的网友。但是TA对你十分的敬佩,无论你做了什么事情,TA都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无条件的支持你。当你做了错事,TA不但会原谅你还会站在你的角度想问题;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TA不计前嫌的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当你开心的时候TA陪你一起度过,当你失落的时候TA与你一同分担。你想到这个人是谁了吗?
可能这个TA并不是你的男(女)朋友,但是把TA为你做的事情列举出来以后,却发现十分地相似。TA并不舍求从你这儿得到什么,可是TA却默默地为你做了许多,无怨无悔。TA是你的粉丝,是你最忠诚的追随者。
我在做网站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虽说现在这个网站因为种种原因关闭了,但是曾经认识的那些人依旧存在于我的联系人列表当中。其实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我所做的网站或项目不单单是最被人熟知的那一个,还有许多可能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过的项目……这些项目早已无人问津,但我依旧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提出要做这些项目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群人撩起锄头无条件地跟着我干。项目成型以后,他们还会继续的提意见、通过各类分享方式推广这个项目。之所以这些项目建设的时间会比我预想中的要更快,这完全是得益于这群粉丝们的通力合作。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我都不太愿意结束这些我提出的项目。我发起的项目,我理所当然会浸入心血地去做。可是我的粉丝们很多都与我非亲非故的,他们如此挺我也让我实在是纠结,总是担心万一结束运营了会是对他们的一次打击。
有的人一味的去追求自己的“粉丝数”有一个好看的数值,以便能卖得出个好价钱,然而却忘记了粉丝二字本身所带来的含义。
总结起来,我想说的可以概括成三点。第一点,不要盲目跟风。不要看到别人在做什么你就去做,这种情况多半是死路一条。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第二点,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了解自己能力的极限在哪里。不要过多的听信那些“开发潜力”、“只要有信念就一定能成功”等成功学,就像“只要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一样没用。潜力这东西不好说,有的人能激发出来,像我这种凡人估计一辈子都没几次这样的经历。第三点,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
一定要和土豪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