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感思行-‘灰度理论’‘村落文化’


任正非把华为管理哲学的核心归结为“灰度理论”。所谓“灰度”,是介于黑和白之间的一种状态。世间万物的发展、每个人的特质、每个团队的情况,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其中有广阔的灰色空间。幼稚的人采用黑白二分法来看世界,就像小孩看电影总要分出好人和坏蛋一样。

1、‘灰度理论’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有广阔灰色空间的存在 ,正是因为灰色空间的存在,即就要改变自己之前错误的观念,有保障不代表有尊严,不代表就能安稳地过好余生,要放弃部分安全感,拥抱不确定的未来。

现在自己就在一家国企上班,在上一辈父母眼中,这样的工作就是最稳定的,也是最好的。

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么?

国内外知名企业裁员的新闻也是经常看到,年薪百万的员工瞬间变成无业游民、中年人的无奈悲泣……

但总感觉这样的情况离自己好远,也许是自身还年轻,无负担压力,对安全感、稳定性的追求也并没有那么地强烈。

所以现在就要对‘不确定’有更深的思考,更多的认识,为不确定性的未来做好准备,对当下过的每一天负责,对接下来的每个选择负责,以应对飞速发展的当下,从而不至于在未来的路上手足无措。

现状,是对过往的积累。过往一切的选择与行动都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给出答案,所有的不选择都会成为那个被迫的、不得不接受的选择。

仅仅认识到了‘灰度理论’‘不确定性’的存在是远远不足的,关键的是自己要能做出哪些行动或是改变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王小波在杂文中谈到‘村落文化’:村落文化是一种强制的力量,个人意志不是它的对手。

比方说:红白喜事。这些事都是要花钱的,搞得当事人痛苦不堪,但又不得不按规矩办事。也许你愿意用风俗、传统来解释这种现象,但你又解释不了人们为什么坚持痛苦的传统,除非你说大家都是受虐狂,但实际上远不是这样的---有好日子谁不想过。

你怎么挣钱,别人不管;但你怎么生活,大伙就要说话了。在这种情况下,日子很难有崭新的过法。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都会对这种‘村落文化’深有体会,会举双手赞同王小波的这番陈述。

你也许会从内心去反抗这种传统,尤其是再看到他人被这传统折磨的疲惫不堪的时候,甚至是痛恶。但当自己在面对传统做出选择的时候,仍然会向传统低头,因为低头,可能就是即刻就能解决的事;但如果反抗的话,反抗的结果可能就是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反而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这也许就是大多数年轻人想去大城市的原因吧,除了想见见外面的世界,更多的也许是想逃离这样一种本身就固有的’文化‘。正如王小波所说的那样:在这样的一种文化下生活,日子很难有崭新的过法。

弗洛姆在 《逃避自由》中也谈到:现代人生活在这样的一种错觉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实上,他追求的,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追求的东西罢了。

每个人的追求都是不同的,把大众的眼光强安在自己身上去行动,浪费光阴不说,还很痛苦,因为到老也并不明白生活到底为了什么?

苏格拉底也说过:浑浑噩噩的生活最不值得。在我看来,这也许算得上是一种浑噩的生活吧。

村落文化,看着就像是一副隐形的枷锁,因为别人看不到,但自己能感觉到这种束缚,有时还会让自己透不过气来,逃离‘村落文化’,同时为挣脱这种文化的束缚努力地做些什么,这应是新时代下的新一代们肩负的使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东莞开往西宁的K1309次列车的8号车厢安顿下来,一场满心期待了故土之旅终于成行了。24个小时的行程就像是大...
    读行茶舍阅读 2,206评论 0 1
  • 20多岁的你,还任性吗? 突然发现,20多岁的我们,的任性。有点失态,有点可笑,也有点心酸。 20多岁,正处于...
    筱旺阅读 4,030评论 0 0
  • 开心是最重要的! 1.我养了一只猫,她小的时候喜欢睡在我的棉拖鞋里,一天我不在家,我舅舅来我家,穿了我的拖鞋……晚...
    jiaoqiang8350阅读 1,384评论 0 0
  • 席振桓11月份第14次读书打卡,读的书是《小学生满分作文》141——161页。 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我的星期天》...
    席振桓阅读 1,105评论 0 0
  • 又到了每天最开心的时刻,不知道为什么,每天晚上写文章这件事情,已经从一开始的费尽心思找题材,变成一件特别期待的事情...
    玉露君阅读 1,105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