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以为读书更像一种宗教仪式,隐含神圣之感,粗读了几页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发现读书倒也不必像苦行僧般虔诚持诵,何苦给自己搞出一个虚幻的人设来呢,搞到最后,生活处处都是条条框框,也难怪近些年来难以发见以往的愉悦了。
自从我入职以来,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多,享受生活的空暇少,起初我认为越高昂的消费可以得到越多精神的满足,于是去脱离客观条件地超前消费,还因为盲目乐观,错估了自己的预期收入,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到了年末才算赎回了灵魂。我既没有积累了财富,也没有丰富了精神,为了虚幻、当下的满足,忽略了此外的一切,人生存在的意义被异化成了下一次更昂贵的消费。
高端游戏本、Air Pods 耳机、Adidas 等等,每当打开购物软件,总想去多看两眼这些商品,总觉得它们是如此的美妙绝伦,使用起来一定能带给我远超其他同类产品的体验,也更能彰显我的优越感,可惜现实并非如此,我得到的普遍结论是——商品的品质即使再高,也并不会因此给予使用者精神上长久的充实与愉悦。
现在的爆款商品除使用价值之外,大都被资本用某种"文化"包装过,从而获得大批拥趸,让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但其本身甚少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资本控制了我们目力能及的任何地方,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来影响我们,通过一些人类意象中美好的片段,它们定义了什么是"美好生活",而这个伪装好的"美好生活"的核心就是它们货架上的商品,大多数人们会心甘情愿地上当,去购买一种又一种"美好生活",殊不知已经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下一步自然而然地会去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在挣钱上,认为自己过不上"美好生活"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努力工作去挣钱,此时工作的意义也被异化成了挣更多钱,开始接受996工作制,拼命工作或者拼命学习,无意识地接受资本不断逼近法律边缘的剥削,资本家收割了我们更多的剩余价值,相比工业革命时期,这种手段更加隐蔽更加持久,这是资本的进化,而他们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我搞清楚这个道理时,价值观也在崩塌与重建,所幸这个过程很短暂。把时间多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短暂的无聊空虚之后,我找到了人生新的意义,生活与工作也渐渐趋向于平衡,然后我越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有好多书想看,好多知识想学,每天醒来后迎接新的一天时那种微微的兴奋感,想着今天要搞定哪几个概念,想着那本书又能读多少页,英语词汇量又进步了多少,这一切都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公司楼下餐厅吃完午饭,我喜欢一个人散步,有时去楼上的阳台,有时也去爬一爬园区里的山,有时就只是沿着工地新修的大马路闲逛,但无论在哪,我总能找到一些启发。
这几天天气转暖,阳台半融化的雪聚成了一洼水,在阳台那家已经关门一年的小餐馆的木质栏杆掩映下,我隐约中感受到了我所向往的西湖的美,虽然我从来没有到过杭州。
这座城市被大雪覆盖之前,我还曾在园区山顶上,真正从字面意思上地理解了什么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那天天气很好,云少而高,刚好有那么一朵飘在了我对面的山原之间,光影相交于山脚,荒原上的枯萎灌木将光线反射得更加明亮,山上遍植的松树林却因其初冬特有的墨绿而显得更加黯淡,逻辑思维告诉我这是一方世界,我的眼睛却说这是两处时空,我想,千年前的古人也是因同样的神迹才有感而发的吧。
我三年前去过一次天坛公园,那里庄重肃穆的松柏林自此就在我心里落了影,如今每当我看到松柏,回忆中总会隐约传来一道钟声。我工作的园区正处城市与大山之间,走几百米就能看到还未开发的山林原貌,有的山腰上竖着很多石碑,是一些家族陵园,也种满了松树,远远望去,又想起了天坛,默默盘算着什么时候才能再去北京瞧瞧,念着那时候时间仓促没看完的颐和园,那一池子残荷夏天该是怎样的亭亭玉立,时间就这么悄悄过去了。
现实世界有无限的细节,所以它也拥有无限的美,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宏观世界不过是沧海一粟,与之对等,我们的思想世界也一定是同样的无垠,所幸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多余的东西,灵魂所必需的物质,不用花钱买,于是富裕的人可以探索外在的世界,贫穷的人可以探索内在的世界,大家都有愉悦自己的法子。
待今年生活再安定些,再去看一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