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云(白云乡黄叶村)
12月22日,冬至。朋友圈里说,这一天,白日最短,思念最长。当天我参加完镇里的培训,马上赶回家。好几天没有和家人在一起了,正好又是安安两周岁生日。前几天想到安安生日即将来临,便写了一首诗。人家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我在诗里说儿子是爸爸的小火笼。晚上一家人小吃了一顿饺子。说是冬至日吃饺子,冬天就不会冻掉耳朵。这一天,我们南方还有吃米团、汤圆的习俗。米团是用糯米研磨而成,汤圆据说是从赤豆糯米饭发展而来的。吃这些东西,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用糯米做成的食物,还有一种,就是粽子。
正吃着饺子,网上爆出一个大新闻:杨幂、刘恺威通过两人所属经纪公司发布离婚声明,正式官宣单飞。有人留言祝贺两人恢复单身,我却在想:孩子怎么办呢?
2014年6月1日中午,有一个女婴在香港港岛区的港安医院降生。因为正是端午节前一天,父母给她取小名叫“小糯米”,意为永远甜甜蜜蜜,黏着爸爸妈妈。她的父母,就是刘恺威、杨幂。而杨幂之所以叫杨幂,也是有寓意的。因为她的父母都姓杨,一家三口就是杨的3次方。杨幂曾说过,孩子是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正是大家团团圆圆的日子,为什么两人却选择这一天宣布“凉凉”呢?
有报道,两人两个月前就已办好手续。正是刘恺威44周岁生日的那个月。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宣布,有人分析了三个可能的原因:一是杨幂签的对赌协议到期,二是两人有了新的感情,三是杨幂的转型。而据媒体报道,是因为冬至日正好女儿在放圣诞假期,可以避免受到打扰。我可以理解,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两人绝不会走到这一步。但选择冬至日官宣“分”讯,总觉得这对小糯米来说似乎有点残忍。从此,冬至这个美好的节气,或许会成为小糯米一生的阴影。
演艺界明星离婚,聚少离多是大家一般会猜测到的原因之一。在唐朝,也有一位文艺界人士经常飞来飞去,哦不,跑来跑去。有一年冬至日那天,他郑重官宣一件事:和妻子围炉火,让妻子织围脖。这狗粮真是撒得高级。可是这正当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这个人是谁呢?白居易。有诗为证: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发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诗题《冬至夜》,究竟是哪天晚上,因为各个地方习惯不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冬至当天,一种是冬至前一天。这里且不作考证,反正也就这一两天,跟平安夜和圣诞节差不多。白居易写过好几首冬至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是写给初恋的,《冬至宿杨梅馆》是二十多岁时写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是三十出头写的。写这三首时都还未婚,主题也都一样——思念。
写这首诗时白居易四十六七岁,比现在的刘恺威多两三岁。他在干什么?从事文艺工作吗?不对,他的主业是当官。什么官?刺史。刺史什么官?就相当于市长。那应该有权有钱。你想多了,古代的官员远不如现在。有的还一贫如洗,死了也没钱埋的大有人在。事实上,这段时期是白居易最落寞、最失意的时候,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濩落”,换一个词就是沦落,对,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沦落”。我们都知道白居易写《琵琶行》的时候,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就是今天的九江,在长江中游。江州之后,他又被贬到长江的上游。就是诗中的南宾,今天重庆市所属的忠县,当时是三峡地区最偏远的一座城。四十多岁,据说是今天联合国定义的中年的时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到了白居易这里却已经是“老去”。也难怪,古人医疗健康水平远不如现在,老杜不是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吗?不过,白居易活过了七十岁,也算是古代比较长寿的。但这个时候,白居易从身体到心理都不是很乐观。你看,身子病了,环境不好,医疗不好,不得病才怪。胡须、头发也变花白了。一贬再贬,身处偏僻边远的山区,升官的希望是日渐渺茫了,能保住小命就已经不错了。心已渐渐变冷,温度还不如炉火燃烧后的余灰;两鬓的白雪,却比台阶下的寒霜更多。地点是“最远”的,而时间是一年中夜最长的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长”,似乎是一句说明性的废话,缺少诗意,但正如《瀛奎律髓》所说,这是“前未有人道也”,也只有此地此时的白居易才能道出。对白居易来说,这段时期正是人生最黑暗的时期,犹如冬至的漫漫长夜。该如何度过这样寒冷的冬夜?诗人围坐在火炉边(估计就是和刘十九喝酒时的那只“红泥小火炉”),搓着双手,懒得起来,叫身边的老婆:“老婆子,快把窗户关上,顺便帮我把那件御寒的大衣拿来。”孟光,就是那个和梁鸿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古今妇女模范。诗里不仅是妻子的代称,更暗示读者,诗人与妻子过得清贫却感情很好。
全诗八句56字,一路读来,前面七句49字,句句寒心,句句绝望,句句负能量。只有最后一句,像冬日初出的暖阳,照亮诗人的心扉,也照亮读者的心扉。一千多年后,让我在这个冬至日感觉特别的温暖,特别的温馨,特别的温情。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奔奔波波,所为何来?是金钱,还是权势?是功名,还是利禄?或许,在白居易眼里,这些都是浮云。只有爱人才是真实的。只要有妻子在身边依偎陪伴,再远的地方也不觉远,再长的黑夜也不嫌长。只要有爱人一起慢慢变老,鬓发白了就随它白,皱纹多了就随它多。最怕的就是,在冬至日,没有人一起吃饺子;在寒夜里,没有人一起围炉火。在晚婚而还算专情的白居易眼里,冬日里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妻子一起围坐在炉火旁,妻子织围脖,自己念诗给她听。据说白居易写完一首诗都要第一时间念给老太婆听,我估计不大现实,念给老婆听倒极有可能。
多年以后,当大富大贵的白居易在洛阳安度晚年的时候,会不会回忆起忠州度过的那段患难时光呢?会不会想起那个漫长的冬至夜呢?会不会想起那个小火炉呢?会不会想起妻子亲手缝制的御寒大衣呢?
由此诗中花白的须鬓和渐冷的炉火,我想到那首改编自叶芝名诗的流行歌曲:“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这首歌曾在2015年央视春晚演唱过。当年除夕之夜,刘恺威一家人应该围坐在家里听过这首歌,话说小糯米才八个多月。今天是平安夜,明天是圣诞,过几天又是元旦。一年又这样过去了。父母聚少离多的日子,会随着小糯米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呢,抑或减少呢?扪心自问,躬身反思,我们每个人的一辈子,有多少个日子是和爱人在一起?有多少个夜晚是和爱人同床共枕?有多少个值得纪念的节日和孩子一起度过?让我们珍惜与爱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不仅仅是在冬至日。让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不仅仅是在冬至日。
补记:
“病来须发转苍浪”,网文和微信流传之版本,“须发”都作“须鬓”。若是,则与“鬓雪”重字,此为律诗所忌,疑有误。查相似诗句,有“须发苍浪休叹老”(吕祖谦《宣城李君尝游东湖居士之门袖诗见过次韵以谢<淳熙三年夏>》)、“镜中须发今苍浪”(章甫《次吕伯恭见寄韵》)两例,而“须鬓苍浪”仅有白居易此冬至诗例。俞樾《高阳台》“礼堂犹幸留遗像,其香山居士,须鬓苍浪”,或径引白诗。白诗另有“须鬓”句凡四:“而今须鬓尽皤然”(《白发》)、“须鬓尽成丝”(《览镜喜老》),“勿嫌须鬓各皤然”《酬别微之<临都驿醉后作>》)、眼昏须鬓苍(一作‘鬓苍苍’)(《洛中偶作》<自此后在东都作>),而“须发”仅见 “须发垂青丝”(《同微之赠别郭虚舟鍊师五十韵》)一处。复查版本,“病来须发转苍浪”《全唐诗》《邵氏诗词库》《白氏长庆集》皆作“须鬓”,惟《白香山诗集》作“须发”,推断应以后者为是,恐“鬓”“发”(髪)形似而误也。
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