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见钟情
自从主母刘夫人答应给阿三配备一副弓箭,可把阿三乐坏了。
这个成天惹事生非的主儿,不愿读书,不愿干农活,还心比天高,心想自己一定不会一辈子窝在这穷乡僻壤里。
离家大约五里的地方,有几座山,差不多都是并排排列的,连绵着向南北延伸,人称“凤山”。凤山是这一组山的统称。凤山上大多数的山,山势平缓,只有一座山最高,叫鹞鹰山,山势陡峭,要登上峰顶需要半天的工夫。
凤山树木繁茂,当地打猎、采药的人都说,只有那鹞鹰山上,猎物、药材才多。山势的陡峭,阻挡了大多数的人,只有勇敢的人,才敢于上山。
阿三拿到弓箭后,在村子里练习了几天。村子里被闹得鸡飞狗跳的。经过几天的练习,他也能射中邻居家的鸡,树上的鸟,引得邻居大吵大闹,母亲不得不出面赔礼道歉。
感觉到自己的箭术已经不错了,这天天刚亮,阿三就斜背着长弓,腰挎箭囊,向凤山进发了。
到了凤山脚下,一排被葱茏茂密的树木覆盖着的大山呈现在眼前,他先上了最近的一座小山,潜伏在半山腰,等了半天没等到一只猎物,反而被身边陆续走过的村民打扰。他只好悻悻地下了山。
回到山脚下,一抬头,看到了不远处的鹞鹰山,那高大挺拔的山峰与茂密的树林吸引了他的目光,他要去登鹞鹰山。
鹞鹰山虽陡峭,但阿三身强体壮,兴趣正浓,不一会就到了半山腰,在这里,他几乎看不到一个人。他悄悄地四下张望,寻找自己的猎物。正好看到不远处有一只灰兔正趴在一块山石上,前脚不停地扒挠着山石上的树叶。
在距离目标只有大约三十步远的地方,阿三悄悄地抽出一支箭,搭上弓,拉满。
“嗖!”这支寄托了阿三希望帮助他改变命运的箭,飞速射向目标,射中了灰兔的身体。这只倒霉的灰兔,扑棱了几下,地下流下了一滩血,然后就一动不动了。
他赢得了平生的第一场战役。
第一天出门,阿三就打到了三只野鸡、两只野兔。
阿三出门时,母亲就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了,生怕他惹出事端来,一看他这么快就回来了,还逮到了这么多猎物,就放心了,赶紧把这野鸡杀了,野兔宰了,把剥下来的兔子皮用笤帚上的竹丝给撑开挂在伙房的外墙上晾着。
母亲中午就给主人家加了餐。
饭桌上,刘夫人高兴地说:“我说阿三有出息吧,这不,第一天出门就打到这么多猎物!”
连续几天,阿三每天都有收获。平日里,主人刘崇一直看阿三不顺眼,这几天,刘崇的脸色也温和多了。
如今农活也干得差不多了,朱存见阿三打猎竟然能有这么多的收获,就心动了。朱存的工作主要是给主人家种庄稼,养猪,放牛。猪圈里养着五头猪,喂猪、清理猪粪的活,平时都是朱存干的。平日里农活收工后,朱存就去猪圈拾猪粪,每天一次,猪粪都倒在后院外面的大粪池里,沤上半年后,就撒到地里去,做庄稼的肥料。
朱存来到母亲干活的伙房,轻声地说:“娘,阿三能抓到那么的猎物,我也想去抓。成吗?”母亲望着他,若有所思。
朱存继续说:“现在田里也没啥事做了。我也不会耽误喂猪的。”
母亲知道老二是个老实人,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就说:“我去和刘夫人说说,他要是同意你去,你才能去。”
经过母亲的帮助,朱存也得了一副弓箭。
这天,天气很好。兄弟两个早早地出了门。阿三跟他二哥说:“二哥,今天我们到宋州那边玩去。听说那边非常热闹。”
萧县隶属于宋州,宋州城距离萧县有三十多里路,他们翻山越岭,穿街走村,终于,远远地看到了宋州城高高的城墙。
宋州城是这方圆百里唯一的州城。城外不远处有一座佛教禅院,禅院门前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他们兄弟二人就跟着行人,来到了这座禅院。禅院的大门上方镶嵌着一块方形黑色匾额,上面刻着“普觉寺”三个金色大字。
禅院门前挤满了人,有男有女,有富人,也有穷人。富人除了衣着华丽之外,一般都有随从,有的有贴身两个随从,有的却有几十个保镖。刚刚看到,一位有几十位保镖的富人进来,穷人们纷纷避让,既然惹不起,咱躲得起。
禅院的门里,有个天井院子,这院子挺宽敞的。院子中间有一口长方形大鼎,鼎里正有很多簇香在燃烧着,上空烟雾缭绕。
他们兄弟二人,既不烧香,也不还愿,只是站在一边看热闹。他们这身打扮,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从相貌上看,这两个后生,长得高大威猛,阿三的个子比二哥略高,体型比二哥稍瘦,但阿三目光如锥,和他目光相遇的人,都纷纷避开。他们身上都斜跨着弓,腰间都系着箭囊,皆布衣草鞋。
本来禅院大门里外都有稀稀拉拉的人群,这时候,人群忽然纷纷往后撤,闪开了一条路来。
原来,不远处,停下了两顶轿子,轿子两边是全副武装的州府衙役,从前面轿子里下来的一对老年夫妇,男的虽是便装,但远远看着都自带威严,气场很大,女的低眉顺眼,沉着稳重,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从后面轿子里下来了一位小姐,这位小姐十六七岁的年纪,个子较高,体型偏瘦,亭亭玉立的,面色白里透红,两只眼睛清澈如水,嘴唇似笑非笑,走路轻飘飘的。姑娘下了轿,就快步向前,搀扶前面母亲的手臂,他们的身后有两个丫鬟跟着。两旁的衙役小步快跑,为他们开道。
“闪开!闪开!”
阿三被眼前这位小姐的容貌与气质深深地吸引住了,感叹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绝色的女子,他从未因为一个女人而动心,就在那位小姐下轿的一刹那,他的魂魄似乎被她勾去了。在寺庙门前,他竟然痴痴地望着这位姑娘,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想,如果能娶到她,那该多有福气啊!
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撤到通向禅院大门的两边,只有阿三被姑娘吸引,忘记了移步,直到两个衙役,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才缓过神来。朱存赶紧拉着他的胳膊往后拽。
“阿三,阿三,快走,快走!”朱存边拉边说。
衙役并没有真的要抓阿三,见阿三让开了路,就没有追究了。衙役们站在禅院的两边,老年夫妇和女儿,以及两个丫鬟,进入了禅院。男子给当班的僧人捐赠了银两,然后,一家人进了大雄宝殿。妇人也向殿内的功德箱里捐了功德,从案几上拿出香盒,抽出三根香,点着了,插在佛像前的香炉里。父母和女儿并排着跪在前排地面的蒲团上,两个丫鬟,跪在他们后面。三叩三拜之后,起身,走出大殿,走过院子,出门上轿,回去了。
注视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又目送他们离开后,阿三对朱存说:“二哥,这家是什么人?阵势很大嘛!”
二哥当然也不知道。他们就进入禅院,问那位当值的僧人:“师傅,刚才来上香的人是什么人?”
僧人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转过身去,又瞥了他俩一眼,好像自言自语地说:“那位施主,正是我们宋州城的父母官,刺史张蕤(ruí),一同来的还有他的夫人和千金。”
阿三一听,刺史张蕤,他不就是咱爹在世时常说的砀山财主张蕤吗,现在竟然成了州刺史了。他家和咱家有缘,是同乡。
在回去的路上,阿三对那位州府千金念念不忘,边走边喃喃道:“我一定要娶到那位张府千金!我一定要娶到那位张府千金!”
“别白日做梦了!你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穷小子,你怎么能娶到人家!”朱存不屑地说。
“咱爹在世时,给我们讲过的,光武帝刘秀还没有当皇帝时,就发誓做官要做执金吾,娶妻要娶阴丽华。你还记得吗?”阿三说。
“刘秀还没做皇帝时,不也是一无所有吗?和我们现在不是差不多吗?为什么刘秀能实现梦想,我们就不能?”阿三接着说。
已经到了萧县地界,阿三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凤山。
他们刚好走到两座山的中间,四处无人,阿三对着大山,高声喊道:“我要当大官,我要娶张小姐!”
大山发出回音:“我要当大官,我要娶张小姐!”
两人边走边想,怎样才能当大官呢?
突然,阿三说:“要想当大官,就要去投军。立下军功,就可以升官。”
要投军,到哪里去投军呢?如今官府各种赋税、摊派严重,好多百姓为躲避官府的赋税,都离乡背井了。
前一阵子听说王仙芝在濮州起义,最近又听说黄巢的起义队伍已经到曹州了。他们正在招募勇士。
“投官府军恐怕很难出人头地,我们就去投黄巢军吧!”阿三说。
话一出口,就被二哥捂住了嘴巴。二哥轻声说:“你轻点,被人听到要被抓去坐牢的。”
阿三不在乎这个,只要能出人头地,他才不管是当盗贼,还是当官军。
他们相信,他们年轻力壮,正是军队里需要的人才。二人商议,决定两人一起去投黄巢军。但是,他们觉得这事一定不能给母亲知晓,如果母亲知道他们去投靠黄巢起义军,一定不会让他们去的。这事更不能让主家人知道,说不定,他们还会去报官呢。
一路上,兄弟二人已经想好了说辞,准备着回家要和母亲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