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尺是这本书的第一大章节,作者以如何对待时间引入,阐释在行为、思维上他精辟的见解。
一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
我们每天都拥有相同的时间,但是对待时间不同的方式造就了我们不同的结果。要学会正确的对待时间,把“自我与时间”当作一个课题,反思自我对待时间的方式,思考所谓厉害的人又是如何对待时间。
近代学家梁漱溟用“郑重”回答对于时间使用的问题,郑重是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其实这种态度在孩子身上体现的很明显,他们会问一些在作为大人的我们看来是匪夷所思,天真科幻的问题,带着探索,渴求的神情,他们用“郑重”的态度对待玩耍,认识世界。与之相反的是很多成年人却用游戏的态度做着正事。
所谓郑重的对待时间,就是认真的度过当下,将自己投入到现在。
二 活在当下最好的状态——心流状态
五种不同时间视角概念,
1)积极过去视角,这种视觉的人以积极心态回忆过去,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他们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2)消极过去视角,这种视角的人以消极心态往回看,容易回忆起过去的负面经历,沉浸其中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3)享乐主义 ,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幸福指数较高但是容易出现暴饮、暴食、吸烟等成瘾行为
4)宿命主义,相信一切天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遭遇的事情
5)未来视角,这类人具有前瞻性,更加关注有待完成的任务和目标,时间利用更有效率,但由于一直在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不强
不管是偏重于哪个视角看待时间,都会有产生冲突不够契合的时候,最好采用混合折中的方式,多选取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根据不同场景随机应变。比如工作中多采用未来视角,闲暇时采用享乐主义等。
活在当下,我们可以把当下视为过去的终点也可以说它是未来的起点。现代人们总是容易陷入对未来的焦虑,不断想未来会怎么样,未来会更好吗,但是这种设问对于未来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只是一些念头。我们需要明白,如果要活在当下,就要放下对于未来的执念,全情投入现在这一刻,不要过多去在意未来结果。做到了聚精会神在这一刻,下一刻保持这种状态,去认真对待当下的每一刻。
作者在这里提到他喜好在咖啡厅写作,在他的概念里,住所和咖啡厅是两个分离的场所,这种环境的分离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 对于自由职业工作者。在嘈杂的咖啡馆中他把环境当作是对自我专注力的训练,当专注达到一定程度,周围的噪音就好像完全不存在一样了。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流”。心流它可以说是对于活在当下,认真聚焦当下的最好诠释,让自己进入心流最重要的不是行为上的方式论而是你内心的内在驱动,抱着哪怕天塌下来也要完成这件事的态度才可能进入心流。
三、如何进入心流?获得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五年设想
与自我期许有关,不用太远,两三年太短,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解决近未来与远未来
以5年为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多的是短平快,立竿见影的事,也有很多需要长期投入,靠坚持才能达成的事情,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人们选择前者。当你对5年后的自己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想象之后,你也就有了做好当前之事的动力,因而它会成为一股非常持久的动力,而且因为目标尚在远处,所以你不必太在乎短期的结果,只是专注的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心理学家里伯曼和特普把未来分为近未来/远未来,远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远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倾向于用抽象、概况的方式去思考,这些想法常常是缺乏细节,更多是会对自身行为,个体本身带来价值和意义;近未来人们更倾向是针对某个具体场景的思考,主要是想“怎么做”,从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来看,五年设想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综合远近未来,用情景化,具象化的方式构想远未来,同时综合长期价值出发,考虑具体可行性。
实际生活中,远近未来的框架适用于方方面面,但二者的差异冲突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比如拖延症。远未来是长期,抽象而意义重大的目标,近未来是对于眼前执行动作将达成的效果期望,执行过程种容易遭遇各种现实阻碍。内心长期目标的意义强化和执行中的现实阻碍就形成了远近未来的强烈冲突。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远未来要“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于价值及意义的强调,不用一直担忧目标没有完成的问题,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尤其是那些可马上执行的措施。另一方面,从近未来角度,提高做出替代选择的成本,就是让那些觉得便捷,简单的事情变得不那么便捷,简单。在行为上,让远未来目标更加具体,在近未来降低接触便利的可能性并且选择不断接受必要的挑战。
四、执行层面,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如何判断一件事情值得做?两个角度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物质,精神,身体等各方面;二是这项收益伴随时间的半衰期,类比物理概念半衰期越长的事件其影响力会持续较久。
在这两个角度下的事件分类。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情(找到真爱,学会一项思维技巧)、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情(玩一下午游戏、买一件当季流行款)、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情(练吉它、背单词)、低收益、低半衰期事情(漫无目的逛微博)。在这个分类下,日常大多数行为属于第二类、第四类,这就像是陷入短半衰期的沙坑中,抓住沙子,沙子滑下,再次抓住重复的过程。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长半衰期的事件它的效益是可以累计叠加的,第一次背单词忘了第二次再记住所需要的时间就没那么长了。
为什么会陷入短半衰周期的沙坑?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功利性等特点使得很多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中,一是选择无能,即很难判断两件事情哪个更重要,在犹豫中寸步难行;二是执行无能,对于拖延症来说,一件事情越重要,内心就越恐惧,就越容易拖导致最后一事无成。改善方法“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1、收益值的高低是其次,只要不算短半衰周期的事情,收益可以累计就尽管去做。2、不用只看高大上的事情,一些微小,不紧急,具有长期收益的事情,仍旧可以做。清醒的意识到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追求什么,才能做出让自己未来不后悔的选择。
多读经典,学会辨别信息噪音。经典是典型具有长半衰周期的作品,一部经典包含了接近事物本质的内涵,所以可以跨越时间,文化,年龄等各种差异与人共鸣,它就像一道逛,带领读者照亮内心不曾察觉的地带。而当今时代,人们开始忽略经典的价值,时间被网络带来的各类碎片化信息占据,这些都是信息噪音。判断信息噪音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例如天天变化的热点,在历史面前就像一些肥皂泡。变换时间尺度,可以更真实的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追求即兴到长期受益模式的变化,去掉越多的噪音,就有越多的时间留给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五、在掌控时间的过程中,学会快与慢的切换
我们为了让自己更快赶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以达到让自己迅速适应,变得更轻松一点,学习时间管理并实际操作。但事实上,这种方式在很多执行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完成一件事情比我们想象的程度要难得多。因为一些意外情况导致计划被打破而陷入无休止的自责中,导致计划继续被打破甚至瘫痪。
明白一个原则“工作要快,生活要慢”,(此处作者提到,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由于一切都是自我驱动,自己思考对策,执行并监督,因此在与时间相处中,要全面充分的认识它,并且在实践中贯彻这种认识,才能避免被绵延不绝的自我怀疑、压力和惰性毁掉)掌握时间的才能是可以训练的,把自己放在掌控者地位,掌握时间的节奏,要张弛有度,在快与慢中交替。(快事情:家务体力活、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等/慢事情:思考重大决策、自我反思、创作酝酿等)
在掌握时间的原则下,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让自己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务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