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读《曾国藩传》有一年多时间了,我读的是张军著的,类似于小说载体,总共有四本书。年代从其祖辈起他的出生到他去世止,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事迹。由于是小说载体,有些内容可能有些许杜撰,但我认为绝不影响我们去认识曾国藩,认识这样一个真实的人。
由于前面三本书读的时间距今也有一段时间了,所以对内容有些许模糊,但凭我记忆来回想一下,我认为其人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前期奋力考取功名,在京为官迅速成长,平定长毛起起伏伏,生涯末期总督生涯。
本篇主要讲曾国藩生涯末期。曾国藩本性并不是很聪慧,科举考试考了七次才中秀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曾国藩与贼的故事,一篇文章曾国藩背了好长时间都背不下来,而房梁上的贼却背下来了。但为什么曾国藩最终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正是靠着其刻苦的努力,对这一点当下的我们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曾国藩在京为官期间官并不大,但他广交朋友,跟随理学大师唐鉴学习,为他整个人生的为人理念定下基调,为后人称他为“半圣”定下基础。
在家乡举办团练,后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实力强劲的“湘军”,前期平定长毛,后期与捻军斡旋。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多次陷入绝境,曾国藩想要自杀以谢皇恩,但都被下属所救,最终也靠得力干将化解危机,最终攻下金陵,大败太平军。
在生涯后期,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位极人臣。但接连遇到棘手的大事,让已经年迈的他有些力不从心。在受任直隶总督后,就碰到了天津教案事件,这也是本书中我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此时他已疾病缠身,面对慈禧和皇上的嘱托,尽管他知道此行有可能让他身败名裂,却依然亲赴天津处理案件。在调查清楚事件始末后,面对列强的无理要求也是义正言辞的拒绝,极力维护大清的尊严。但奈何国力衰微,不得不做一些妥协,决定以命抵命,做出一些赔偿以化解危机。然慈禧将此事的责任全部推给曾国藩,使得世人认定曾国藩是卖国贼,让他“晚节不保”。
在我还未真正去了解曾国藩时,课本上学到的是有关曾国藩如何博学,如何修身齐家的故事,最有名的著作是《曾国藩家书》。后来大一点,看到一些贬低曾国藩的文章,说他办团时被称为“曾剃头”,在打下金陵后血洗金陵三天三日,让往日繁华的金陵城残破不堪,百姓流离失所,总之被贬低的一无是处。此后我也认为曾国藩不值得被吹捧,配不上“半圣”称号。直到我亲自阅读《曾国藩传》才真正有了我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我们理应客观公正去看待一个人一件事,要跟随自己的内心,不能盲目被某些文章,某些营销号带偏了。
首先,曾国藩是勤奋努力的,这从他考科举时,甚至整个一生都能够看的出来,每天早起晚睡,勤于公务,每天会有冥想,会写日记,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第二,曾国藩时强烈爱国的,他考取功名就是为了报效国家,平定长毛,治理两江地区,举办洋务,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三,曾国藩是博学的,他熟读历史典籍,了解历史,写得一收好文章,也留下了大量著作,为后人所学习研究。
第四,曾国藩是清廉的,他是一个好官,他官至总督,却每年只领一点养廉银,不收贿赂,对亲朋的礼物一律拒收,生活节俭,不仅对自己,对家人亦是如此要求。
在组建湘军后,朝廷一度不信任他,后来硬是要他裁撤大量湘军。平定长毛期间,面对日渐衰微的大清王朝,他作为一个汉人,他的朋友胡林翼等人多次劝他起兵反抗清朝,夺取天下,然而他并没有,原因会有很多,我们也不能完全清楚他的想法,更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当然,在我读到这里时,我主观愿望是他能起兵造反的,那样中国的命运或许就能改变,不受外国列强那样的屈辱。但这只是我们作为历史后人,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历史,如果你是当时的曾国藩,你会怎么做?确实很难抉择,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面对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时都不知该如何做选择,何况是足以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选择,所以,尊重历史,学习历史,吸取教训,发奋图强。
在天津教案事件中,曾国藩或许不用过于害怕列强对中国开战,炮轰天津,因为主要国家法国正准备对普鲁士开战,无暇顾及遥远的东方。然而,曾国藩不了解国际局势,害怕列强的恐吓,无奈作出赔偿,招致朝野职责,丧失尊严。热衷为大清办事的外国人赫德这样说曾国藩:曾中堂全然不懂外国情形,才能平庸优柔寡断,与其崇高的声望名不副实。他看重的是一命抵一命,让我觉得不是在直隶总督商议解决津案,似乎是在一个祠堂和另一个族长在对话。诚然,闭关锁国确实让大清的发展只困于自己国土内,发展受到极大限制,让大清官员也蒙蔽了双眼,只关注自家的事,却全不知外面有着怎样的变化。这是时代的悲哀,是大清的悲哀。
曾国藩的一生确实够精彩,从平明百姓到朝廷一品大员,一生经历了坎坎坷坷,但每一步都坚实而厚重,才最终成就了辉煌的一生。历史已经铸就,功与过也已盖棺定论,后人如何评说也已与他无关。在他人生大限将至时,他留给子女儿孙的不是自己的金钱财富,而是又一封书信,依然是对后辈的谆谆教诲,让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