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未做过抽样调查和数据统计,只是从阅读和阅历中出发,认为凡是由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若成人后总是时时自卑,大抵是起源自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里,没获得过父母开明的爱。如果真的有例外,曾被父母开明地爱过,仍总是自卑,文章姑且不太适合这位例外。
有个观点提到,家庭如果有4个特点,孩子容易自卑。一是家长挑剔,总给孩子挑错,不时纠正;二是环境闭塞,不带孩子见世面;三是不开明,禁止孩子表达意见;四是过度节俭,不在基本用度之外花销。
看完发现自己的父母,果然四种特点占全,怪不得两个孩子都不是很自信。这四种特点,其实有个共同点,就是家长主导形成的家庭体系,过于封闭。换言之,父母不会开明地爱孩子。
物理学中有个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熵增定律,可以用来测定系统趋势。概念是:孤立热力学系统的熵不减少,总是增大或不变。熵,是对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系统越混乱无序,熵值越高,越有序,熵值越低。熵增定律就是指,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没有外界能量介入,会越来越混乱,最终会走向灭亡。
薛定谔把熵增定律延用到生命体系上。将人体视为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库,类似于封闭的系统,熵增是必然的,最终不可逆地老化,并走向死亡。人生的活力,来自于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即不断尝试创造熵减,这也是人体的反脆弱性。如果善于保养,坚持锻炼,相当于从外界输入了新的能量,给人体系统带来熵减,因此,坚持运动的人衰老得慢,更显年轻。
同样,家庭体系的演变,也可以用熵增定律来解释。一个家庭,如果不适度消费,只引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而不尝试购入新兴物品,在物上,是封闭的。人的形象,靠穿衣打扮,而吃进去的东西,决定了形体。不见世面,缺少社交和旅游,在信息输入上过于稀少,信息是一种精神能量,会改变意识,而意识决定行动。没有开放的信息来源,行动只能依循常规,趋于老旧,生活就会日益无趣,人会厌烦无聊。
一般地,禁止孩子发表意见的家庭,父母间的交流大多也并不开通或流畅,系统内部信息不流通,无法自生创造新的信息,导致家庭体系不能自发地鼓励成员的亲密性和成长,甚者可能会走向瓦解。
不包容孩子的过错,甚至频繁地强制性纠正,这是对一个人的生命体系的摧残。人的成长,从无知开始,幼嫩到青壮,即是不断通过尝试吸收新知的过程。父母用自己本就缺乏智慧的行为,强硬地一味要孩子效仿,除了压抑孩子生命的积极成长,还会让孩子无助,失去被爱的感受,影响日后与他人的关系。
父母本来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自出生后唯一可依靠的屏障,是孩子天然要去讨好的对象,却不相信孩子,不能全然地接受孩子的天性。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复刻到孩子的内心里,导致孩子也不相信自己,接受不了自己的天性,总是吸收外界的负面评价,总想着要纠正自己的某些过错。于是自卑,自然发生了。
这倒不一定是父母不爱孩子,只不过是不知道爱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如果父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会让孩子自卑,畏缩,成长远远落后于其他人,父母想必会去努力地作出改变。这是教育链条上的偏见世袭,不独是父母的过错。或许应该怪孔子和孟子老大人,他们都有挺好的妈,却偏偏搞些教条,致使后人难以得到父母更宽厚仁和的爱。要是墨子被推崇,兼爱非攻,肯定现在的家庭教育,会是另一番景象。
但如果已然成年,总是不能打开自己,在公众面前展现美好的自我,追根究底,去认识自己,才发现父母曾经那样对待过幼年的自己,才看见自卑的根脉,该怎么办?
接纳自己的被伤害,成人有力量,能保护自己,不论是幼年的自己,还是现在的自己,或是未来的自己。如果曾有悲伤,童年时想哭而不得,现在就替幼年哭泣;若有委屈,想申诉而不得,就替幼年指责与反抗施暴者,当面大声说:我很好,你错了;若有痛苦,想被抚慰而不得,就将那幼年怀抱,说:不用怕了,我来爱你。
让心底最深处,被世俗掩埋了的情绪,释放出来。自卑的根脉很深,不一定立刻挖干抛净,不过自信人生真是美好而奇妙,所以这种反思过去的苦力活,值得做。
自信的你,在未来某一天,定会成为更开明的人和父母,也会包容了自己的父母,引导着他们体触你给予的开明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