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你能得到怎样的回答?这取决于找出答案的难度,同样取决于你提问的方法。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你提了一个问题,对方说的话你无法反驳,可是你又觉得哪里说不出的怪,仔细想想又觉得他什么都没有说。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要认真想想是不是自己提问的方式出了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看见今天同事黑着一张脸,就问道:“拉着一张脸,怎么啦?”。
“因为心情不好。”同事说。
你想想同事真的有回答你的问题呢?并没有。
因为你想想,之所以拉着一张脸不就是心情不好呢。而心情不好怎么表现,不就是拉着一张脸呢。
所以他的回答不过是把同一件事情换了一个方式说出来。像这种完全没用的话,我们直接成为废话。产生废话的原因,大多是对方不想说,或者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的问题。所以,就直接说了一句废话,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废话。
如果你只是随口问问,别人这么随口回答当然没问题,因为我们多数时候就是用这样的废话来交流的。但是当你想知道同事因为什么而拉着个脸的时候,不妨使用我们接下来推荐的一个模型来帮助我们机智提问。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如何有效提问》里面提到的一个模型来帮助自己机智的提问,让问题秒得满意。
模型分为X、Y轴,分别对应自己想问的程度、对方想回答的程度。这个模型虽然很简单,对于帮助整理思路却有很大帮助。
左上“自己想问,别人不想回答”的区域称为“孩子的领域”。试想一下,当一个小孩子睁着大眼睛眨巴眨巴,一脸好奇的向你提出各种脑洞大开、思路清奇的问题,“为什么我会放屁?而且那么臭?”,“隔壁班的小花和小荷哪一个会先结婚?"……这种完全摸不清思路的问题,就算你想套路小孩子也无从下手,此时此刻你会不会很想打人?
如果你总是一股脑的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但是别人却并不是很有耐心回答。别人不一定知道你所问的,也没有兴趣,但是你却会不停地问下去。这就是不了解对方的情况或者语境,以自己为中心提问的“孩子的领域”。
我们在开头的举例就是“孩子的领域”,只问了自己想问的,忽视了别人是否想说。
所以,提出问题要首先揣测对方的状况、兴趣、关心程度,然后配合自己的兴趣或关心程度才能提出好问题。这就是我们模型的右上“好球部位”。
优秀问题的关键是“具体且本质”。
如果你的同事拉着个脸,你可以试着用“好球领域”的问题提问:“今天发生了什么让你臭着一张脸?”。有了具体的什么事情导致臭脸,也可以抓住臭脸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