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我们从曾国藩的挫折痛苦自卑煎熬困境等入手,理解曾国藩做人的“自我管理——脱胎换骨”,比较理解自己。
第二周,我们写简历比较的同时,聚焦在曾国藩临危受命,创建湘军到战胜太平军,由此理解曾国藩做事的理念方法,比较理解自己。
第三周,我们画出曾国藩人际关系并进行比较,理解曾国藩的“人和之道”,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与赏罚,如何面对恩怨冲突,特别是培养人才的理念方法(对应自己的学习成长),比较理解自己的“人和之道”。
一、请你给曾国藩的主要人际关系画图,并用关键字标注他们之间关系。
以时间为序,画出曾国藩人生各阶段的主要人际关系。
将你自己的主要人际关系画图,比较,说说你应该向曾国藩学习什么。
注:
画两个图,参照思维导图+时间线图(在一条线上标注)。
二、请你分类分析评价曾国藩的人际关系,曾国藩如何建立、维护与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并比较自己的人际关系建立、维护、应对?
注:
关系分类包括家人、上司、同事、下属、师友、竞争者;
重视细节,包括并不限于家书、奏折、择友(曾语: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恩怨(何桂清、沈葆桢、左宗棠),特别是皇帝(例如,咸丰帝《应诏陈言疏》
4、比较
(1)总原则是曾国藩是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件事,因为当时没有广播没电视没大学,一个人获取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要靠朋友。曾经在闭塞的乡下,他交不到有质量的朋友,当他去了北京后,迅速交了一大批好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他急公好义,特别爱帮助人。
对比我自己:我很不重视交朋友,也许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平时要经常跟客户打交道觉得很累,所以一有时间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在家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愿意走出去认识更多,这也是我自己成长慢的原因之一。
(2)家人,他对待家人确实做到了尽心尽责,经常给家人写家书,传授自己经验给他们。在太平天国最后阶段,曾国藩是兄弟曾国荃最艰难的日子,曾国藩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他,可见曾国藩对家人做到了全心全力关照,为了保护家人,宁愿将自己生死置于度外。
对照自己,我显得自私多了,自从自己有了小家,基本上都没有去顾大家了。对于父母,虽然只有4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我只是一年回去一次看望他们,电话也只是一个月一次,打电话只是跟妈妈通话多,跟爸爸通话少得可怜。对于哥哥姐姐,也是有时只是发发微信,都很少见面。
(3)对于上司,曾国藩既不阿谀奉承,也不同流合污,保持一定距离,始终有自己的原则,踏踏实实做事,稳步前进。
我对于上司基本上也不会奉承以及专门说好话,只顾自己做事,在节日也不会给领导送礼等等,其实在目前的环境我这样有个性的做法会让自己少了很多机会,有时应该是迎合领导的一些风格,但是也应该有自己的分寸才对。
(4)朋友,对于朋友,他是急公好义,特别爱帮助人,银钱则量力帮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我对于朋友,却缺少这样的耐心,基本上很少积极去帮助他人,嫌麻烦,所以我朋友很少。
(5)对于竞争者,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左宗棠不断反击恶评态度,曾国藩没有任何反驳或者辩白,可以看得出他的宽厚的态度。单单涉及到他个人,他可以坦承自己可以不管,但是涉及到兄弟以及他部下,他是无法让步,所以对于左宗棠恶意诬陷,他发起攻击让对手
骑虎难下。所以看出曾国藩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我对于竞争者一般是远离态度,对于伤害我的我一般会马上表现自己的不满,没办法做到跟曾国藩那样淡定。
所以总的来说,曾国藩的交际以及为人处事的原则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