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有书听了《底层逻辑》吕白的精华版解读。觉得非常有意思,里面的思维角度对人非常有启发,尤其对刚起步的年轻人更是非常有帮助,就给昕阳下单买了这本书,希望对她用。
好长时间不曾在有书听书了。《底层逻辑》这本闻名好久了,一直不曾看过。
今天的精华版解读,是由本书的作者吕白亲自解读。吕白是一个非常平凡的95后小镇青年,他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蜕变成长为行业的精英。他是多篇爆款文章的作者、《一站到底2019》单期冠军、荣登2020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榜、当当第七届年度影响力作家,还曾就职于互联网大厂——知乎、腾讯等企业,是多家平台的讲师和导师。
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原因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他对成功的强烈愿望以及他独特的思考维度。
比如,在遭遇别人的否定时,他不会一蹶不振,而是抱着无所谓的心态继续朝着目标前进,1次做不成,就做100次,100次做不成,就做10000次,直到做成为止。
由作者通过视频亲自解读作品的精华版,是有书的一个创意。让解读更具亲和力和说服力。
听吕白的解读,对我的触动点有以下几点:
1.成功=赛道+努力 成功不是努力出来的,而是选择出来的,要选择竞争对手比较少的赛道去发力才能更有成功的机会。而世人一般爱跟风,总是会往热门行业去挤独木桥,这对于平凡普通人如何挤得过北大、清华等这些先天标签拥有者,只能是最早被挤下来的人。
2.利用二八定律,在选定的赛道只做20%的事。80%的事是浪费时间,不需要做的。而我把时间基本花在了80%的事情上。如刷抖音,刷小视频,一刷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如看到小说广告,点进去,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而真正花在有限阅读和写作上的时间并不多。看来我内心对成功并没有强烈的渴望。
3.时间管理是谎言。能管理的只有精力。这是大脑的特性决定的,大脑要休息。精力管理是可以的。别干耗费精力却没有任何实效的事。如刷短视频。
4.不能用力过猛去努力,而是要持续努力。这种间歇性发力走不长远。还不如放缓脚步,持续前行,反而会走得稳,走得远。
5.焦虑是可以被杀死的。遇到一件让你焦虑的事,不妨分解事件,先开始做第一步,而不是等考虑全面了才做。
6.完成永远比完美更重要。不管一开始有没有准备好,吕白都会马上去做,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万事俱备再出发”这句话,就算无法完美,也要着手开始进行,因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做事不能等到考虑全面了,思考成熟了才开始做。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始做,先完成,然后再打磨让它逐渐完美起来。
这本书我要去看一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