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到华夏心理机构参加主题为“幸福密码” 的沙龙聚会。
本说定是袁老师主持,怎奈袁老师病毒感染,嗓子充血,说话很吃力,临时改为由我主持。
平时参加团体活动,自己一直是参与者,活动过程中,偶尔思想开个小差什么的,也没关系,毕竟有主持人在。而今天,既然自己成了主持人,而且是第一次主持,便格外用心。首先得让大家有话可说,不至于冷场;其次,尽量控制住场面,不至于让个别人把话题带跑了;第三,还要照顾好大家的发言次数,不能出现有的一直在分享,而有的轮不到说话的机会。
整场下来,发现自己主持过程中,其实很难做到控场。比如在轮到袁老师发言时,他因说话不方便,便让大家看其前段时间发到群里的有关“幸福”话题的演讲视频,虽然袁老师想借此表达他的观点,但作为主持人来说,如果大家在发言过程中停止发言,改为静静地看手机,而且为时还不短,确实难以接受。可是我若作出干预,不让大家看, 好像又不尊重袁老师或者已经开始看手机的几位老师。于是,我也只好把心放到当下,拿出手机来看。之后,话题得以继续。
又如,张老师和崔老师每次分享时,时间总是超时,而且话题一会儿就跑远了,虽然我力争把话题再引回到“幸福”上来,但总觉得干预的时机没把握准。
反观我当时的表现,应该是第一次主持,经验是一回事,从心理上说,还是放不开。他们不比学生,在学生面前,多年的课堂经验加上教师所具有的绝对的权威性,孩子们也偏不到哪去;在沙龙里,看似平等,而心理上一直认为,他们在专业上比我走得要远得远,像刘老师已是这个行业的权威。所以当他们发言时,找不准时机,也不便硬性拉回来,更不便冒然打断,毕竟是心理沙龙,得照顾到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感到不舒服为主。当然,以后再主持时,要学会机智地进行干预。
从沙龙结束后的聊天中得知,在袁老师让大家看视频时,有的老师和我的感觉一样,并不想看。短短的沙龙时间,却花十多分钟去看视频,没有语言交流沟通,有点浪费时间。由此明白,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干预最好。
再从话题的过渡来说,明显生硬,还难以做到无痕过渡。
围绕着“幸福密码”一共进行了三个小话题:你认为什么是幸福?你认为什么是不幸福的?我们怎样才能幸福?
三个小话题之间其实有逻辑性,也是可以做到过渡无痕的,只是在交流过程中,刘老师多次控住了场面,而我,却只做起来听众。原因在于,以前一直是刘老师主持,我的心理上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有那么一会儿,只想听刘老师多分享一点,以便能听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反而不想去干预她。以后再主持时,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也给每个人创造发言的机会。
本次沙龙,第一次体验做主持人的角色,虽然不尽满意,但收获是很大的。
从各位老师的分享来说,感受最深的是刘老师说的那句话:幸福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让不安全感、恐惧、愤怒、欲望等负面情绪给掩盖住了,就像一颗珍珠蒙尘了。
所以最后我总结时说了如下的话:我们都谈了自己对幸福的认识,找出了不幸福的根源,还指出了怎样才会幸福。其实,幸福一直就在哪里,只是需要我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希望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