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摘录笔记——精英教育下每个学生都值得一读的好书

1.当前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

2.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3.男女之间存在的“炮友关系”就是为了在最方便满足自己性爱需求的同时,又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投入职业的发展。

4.从小到大,这些年轻人为了名校的炫目光环而奋斗。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生的目的和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给予足够的尊重,从未被思考和探索过

5.那些纯粹的追寻者、思考者,甚至是“怪才”,他们不管学校和周边人群的想法如何,他们就是以最纯粹的方式去追求并获得教育的真谛。但是往往是以这种心态求学的人,在现在的大学里显得另类

6.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一个活动,那么一个高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入门门槛。(优绩主义至上的原则,无节制的忙碌,忽视学习和探索,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为自己的简历加分,生命就是不断积累证书,就是不断的竞争)

7.这些优秀的学生在求学期间一直被灌输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思想,被教育要拥有“只要想做,都能做到”的信心。

8.这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三角欲”:当你观察到众人都在追逐同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判断它肯定是有价值的。(和6所表达的内容相同)

9.他们无法从失败的恐惧感中挣脱出来。他们一直被不成功的可能性套上枷锁,害怕失败,这种心理从他们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不成功时就已经播下了种子。对于精英学生来讲,失败,哪怕是短暂的失败,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定。

优秀的绵羊主要指的就是害怕失败,「当你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这一切使得人对风险极力回避,这也是为什么精英教育阻碍个人成长的一大原因」

10.比如它们限制了我们对生活的遐想。(那些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往往都是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不会被别人的观点所束缚住探索的脚步)

11.追求卓越的学生就如同“瘾君子”,“药物”对“瘾君子”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带来快感,更是为了消除痛苦,而这种痛苦恰恰是来自对药物的依赖。以此类比,追求卓越的学生往往需要“外界的肯定和赞美”,才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自己才能心安。每一次取得“A”,就如同“瘾君子”每一次用药,能给自己带来短暂的慰藉,就像针对失败的恐惧注射了一剂镇静剂。

米勒写道:“当一个孩子追求的是受人肯定甚至被人羡慕,那么这样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因为它与追求被人爱是没有关系的。”

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不断的徘徊于自卑和自负两个极端之间。这种“赢者全盘皆赢,输者全盘皆输”的心态在优秀的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

12.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

13.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14.“精神想象力”意指一个人有能力摆脱固有的生活方式,以最大尺度去想象所有的可能性,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实际上更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我擅长我所做的,但最终这仅仅是我的工作,而不是我的所爱。

15.不论我们的目标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我们尝试走自己的道路的理由是:这将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错误。

16.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将伸向何方的时候,他才能达到顶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你试图拒绝不确定性,那么你就拒绝了生命的意义。

17.当我开始过度关注外在奖励时,我提醒自己必须重新关注工作本身,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当我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快乐便油然而生;一旦我违背了这一原则,痛苦、迷茫就随之而来。

18.要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二十多岁是带着问号生活的十年”

19.有意思的是成功的人士,他们的生活往往不是中规中矩的。”我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很有可能面临困惑甚至挣扎,但是新的方向也往往在这个时刻出现。阳光总在风雨后!

20.然而我们可以妥协,但是妥协不是投降,我们要找到值得妥协的事情。最后补充一句,创建自己的生活并非不思进取。你还是要努力工作,尤其是在起步阶段。不同的是,当你所做的事情具有强大的使命感时,你会感受到无比的成就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