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学问,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知其然而知所以然。人生不论求名还是求利,都要以诚信利他的心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同时要保持谦卑之心,满招损谦受益,我们不能骄傲自大,要一步一个脚印去明理、立志、致良知。
2、《寄诸用明书》先生写给妻弟的书信中是:我们修炼自己时,应该从因上去努力,成果必达。作为君子要只担心有没有把学业修好,至于是考试、种地是早晚的事,不用太担心。学业修好是考出好成绩的因,修好自己是治国齐天下的的因。我们经常只求果,没有在因上下功夫。因上努力,成果必达。学业修好是考出好成绩的因,修好自己是治国齐天下的的因。天资年轻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要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才承担重担。花开得太旺盛了,养分就被吸收结不成好果子。种下善种子,如果结出恶果,内心要充满欢喜和喜悦,认认真真继续接着去做,多去磨砺自己,在心上、良知上下功夫,内在发生改变,外在的结果才会修成。
3、《寄杨邃安阁老书》作为领导不能有托付心态,去逃避责任,而是要身先士卒、责任担当,才能感召其他伙伴,共同达成目标。阳明先生说:"天下之事,果真无能为力了嘛?"危难之时,我们有担当和责任、有向好的心,想要去达成,就会有办法解决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临危不惧,突破内心的阻力,会解决困境。
4、"满招损谦受益。"人生大病一个字就是"傲"。千罪百恶都是因为"傲"。如果一个人有傲慢之心,就会不忠、不孝、不娣。一个人要是傲慢就会自高自大,不肯屈居人下。"谦"是对症之药。"恭敬万物"我们内心有谦卑恭敬、节制谦让、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自荐自己的不足,才能持续成长进步。
5、学习了《申谕十家牌法》十家一排、相互监督,相互保证,一家犯错九家受牵,一家做好事九家共赏,是为了保证当地治安长久!在企业或团队
中,要想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若用十家牌法互相监督,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之法,大家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大家无我利他,相信团体会更融洽和谐,企业的发展也会欣欣向荣的。
6、学习《告谕利头巢贼》,是阳明先生劝诫贼匪向善的文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对普通民众如此,对贼匪亦是如此。阳明先生对待贼匪尚能如此,我们在对待身边的人,也应该如此。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7、《祭利头山神文》一"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人没做好,没有良知,山川都会蒙羞。阳明先生去清缴山中贼寇,余寇逃脱,若能改邪归正山神庇佑,若不改正要全部剿灭,借由山神实则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阳明先生用慈悲心、诚心感化余寇,去除他们的心中贼。
8、学习《赣南乡约》的感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不染而黑。"阳明先生谈到"新民"之所以恶,与官府治理无道,与父老子弟未及时给
予教诲训诫有关,人的善恶不仅与自己本身有关,与外界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南赣乡约其实就是我们的乡规民约,从方方面面来褒奖品行好的人,约束惩戒作恶之人,形成民风淳朴、向上向善的氛围。
9、学习《象山文集序》,儒释道和阳明心学都是一脉相通的,学尧,舜,禹的心法,就是内心光明,可以看到事物的本源,一切事物的真相,做到我心光明。跟随阳明先生学习圣贤文化,使良知根植于内心。
10、学习《书徐汝佩卷》用阳明心学洗涤内心的浮尘,不能自我标榜、狂妄自大,做好自己,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初
心去感召别人,多去担当,看见别人的不易,去同理别人。阳明先生的不言之教,令徐汝佩幡然醒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工作中转变思路、担当尽责、促升能力,虽有压力,但我不再抱怨,认识到挑战是机遇,也是能力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