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久了,感觉对孩子的教育也更为难了。
儿子一早就看手机,想让他放下手机去看看周围环境,比如他特别关心和喜欢的小狗。
我们一起去看了小狗,发现小家伙瑟瑟发抖,还被爷爷锁住了,我们很疑惑,儿子跑去问爷爷为什么。不一会儿,儿子伤心地回来了。我问:“爷爷怎么说的啊?”
儿子说:“我问爷爷为什么把小狗锁住啦?爷爷说你管那么多干啥?我又问,小狗看起来在发抖。爷爷又说,你管那么多干啥?”
听到儿子这么说我也特别难受。我知道公公婆婆向来特别执拗,似乎每天都在矛盾纠结中生活一样,个个说话都像刀子一样伤人。
其实我小时候也被父母这样深深地伤害过,不愿回忆提及。 甚至我发现,我的身体里也一直藏着类似的猛兽时不时蠢蠢欲动。
我不停地学习成长想要改变自己,想要成为一个心态平和、语言温暖有爱的人,可是我又受不了各种刺激。
此刻,我很清楚我正在用记录的方式在和自己对话,更是在舒缓自己的情绪……情绪平和之后,智慧和灵感才有机会探出头来。
首先是觉察自己在做什么。
我看到自己刚才忍不住对爱人抱怨“受不了了,想快点回去,不然孩子都没法教育了……”
可爱人的情绪更糟糕,我这么说无疑是在火上浇油。唉,没法继续沟通了。我陷入了沉默。准确说是我要专心内省。
我知道刚才的我又自动化在寻求外界的帮助,我忘记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遇到问题为什么要外求呢?只有内观才能看清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啊!这才是理性。
接下来继续行动:处理情绪,保持平和。
写着写着我已经没有情绪了。我觉察到自己容易被刺激。
没关系,刺激和反应中间还有选择。我才不是那种一刺激就反应的固定思维类型。当下的我已经具备了主动选择的勇气和力量。
我知道全家人的内心全都被各种情绪在纠缠着。而我不一样,我是终身学习者,我是一个具备成长型思维的积极主动的人。
我善于想办法处理自己的情绪,我还能选择用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他们,让他们更多感受到乐观的力量、智慧的力量。
接下来,我要做两件事情:
一、告诉爱人早餐准备好了,一会别忘了去吃;一会儿我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找奶奶再去问问小狗的状况,帮助儿子解决掉疑惑,善良的儿子和我一样很想关心小狗,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我要去做示范。
二、记录完这些之后我就出去找儿子一起去做运动,去周围散散步,告诉儿子妈妈理解他,妈妈会陪他一起去了解情况关心小狗,还会去更多理解身边每一个人他们的内心可能发生了什么。
都是一家人,还有什么是不能好好沟通解决的呢?最关键的是,无论感受到了什么,第一时间想:此刻,我理解对方吗?此刻我打扰对方了吗?此刻我做些什么会让对方更舒服呢?
当儿子去问爷爷没有得到满意回答的时候,当我去找爱人表达不满却被火上浇油的时候。其实在那个当下,最应该被关心的正是没好好说话的孩子爷爷和孩子爸爸!
总之,家是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在家中,一旦发现没有爱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去爱!无论什么时候,我要告诉自己:爱下去,才是家!
PS:今天我会找时间陪儿子一起看电影《奇迹男孩》。